此外,在部海事局的领导下,粤港澳海事治理机构之间还进行了更全面的合作,推动更多海事数据及其他资源的共享,共建共用共享水上应急气力,包括污染防治、防台风、应急救援、航海保障等方面的具体举措。
日前,交通运输部出台《推进海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强化内地海事与港澳海事部分的交流与合作,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同一天,香港籍船舶中远“圣保罗”号从香港驶出后,经香港海事部分的提示,特地换加了符合内地排放标准的燃油,靠泊广州港南沙港区集装箱码头,接受广州南沙海事处执法的监管。海事职员按照国内船舶标准,对该船进行安全检查,检查结果也予以记录,待适当时机一并通报给港方海事。
在航保领域,也是如此。
每年,粤澳会晤一次,就水域治理、海事安全治理、工程施工等业务进行交流合作;
2017年12月19日,“深港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室”在深圳海事局挂牌成立,工作室整合了内地和香港多领域的政府、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资源,在制定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2019年11月8日,深港海事共同创建的“深港海事调查创新工作室”揭牌,目前合作成果不中断涌现。
“近年来,通过签订粤港、粤澳海事合作协议,为粤港澳大湾区海事行政治理机构的协同合作开展了有益探索,为‘一国两制’事业发展作出交通海事贡献。”广东海事局局长陈毕伍表示。
协同 标准互认执法互助
据先容,内地海事职员常往香港交流学习交通管制、海事调查、安全检查等业务内收留;而香港海事处则常派员观摩内地海事的安全检查、公司审核、船员培训等。以前,澳门地区水域面积很小,自从2015年中心划设澳门水域后,澳门海事及水务局与内地海事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定期会晤机制,加强了海事治理、应急处置、VTS等全方位合作、培训。
特别是2019年中心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后,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指导和积极推动下,三地海事有效“硬联通”与“软联通”,在构建粤港澳海上安全命运共同体中积极贡献聪明和气力。
共享 你中有我共享共用
6月19日,从珠江口南沙新港装载1432吨货的广西籍货船“桂丰XX2”轮,顺利地靠泊香港码头。香港海事执法职员按照国际航行船舶标准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并开出了2个分歧格项,但结果并未按照港口国监视检查的要求输进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而是将结果集中不定期向内地海事反馈,交由内地海事进行处理。
近期,随着疫情的趋缓,珠江口船舶又繁忙起来。
每年,渔船检验治理合作定期会议召开一次,国际物流,要么在内地,要么在香港或澳门举行,就渔船检验技术规范的衔接、港澳活动渔船委托检验、适航水域等内收留进行沟通,以促进内地与港澳渔船检验标准同一;
据先容,在部海事局的领导和指导下,遵循粤港、粤澳海事合作框架,秉承上风互补和务实合作的原则,内地海事与港澳海事机构通过经常沟通,努力推动标准互认,执法互助;资源共享,检查结果互相通报、提醒,开创了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粤港、粤澳海事治理机构之间达成了包括高速客船应急搜救、游艇自由行实施、防油污应急计划、船舶交通服务数据共享、海事调查、职员交流培训等多项业务合作协议,初步形成了粤港、粤澳海事业务全面交流与合作的局面。尤其在海事调查合作方面,一直保持着良好沟通,协作机制运行良好,进一步进步了粤港水域海事调查效率。
2015年,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与香港海上救援部分签署《客船与搜救中心合作计划互认安排》,粤港澳三方海上搜救坚持“资源共享、就近快速、及时有效、互相帮助”,不中断加强合作,确保第一时间调动三方搜救气力参与海上救援。
航运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作为“六区一线”重点水域,珠江口船舶流量最大。在粤港澳三地共享水域,“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法律体系”,执行相同的国际海域公约,但各自法律、标准、工作流程不同。
“粤港澳实时交换分享VTS数据和船舶进出港计划,提前对船舶进行预警和管控,让水上交通组织总是很有序!”广东海事局指挥中心主任蔡壮标兴奋地告诉记者。
如根据2010年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与香港、澳门特区政府海上救援协调中心达成的搜救合作安排,粤港澳三地利用各自搜救资源和气力,在相邻水域进行全天候搜救应急合作,并视需要采取联合搜救行动。
粤港澳海事交流与合作,由来已久。
合作 你来我往取长补短
据先容,以前粤港澳三地的VTS数据并没有共享,珠江口形成了VTS系统全覆盖、多个中心共管的局面。这些VTS系统互不相通,一些很有价值的数据没有共享,很可能导致甚高频(VHF)信号覆盖重叠,甚至相互干扰的情况,很轻易造成危险局面。粤港澳分属不同行政区域,船舶每航经一个区域时,必须向当地船舶交通治理中心报告动态,造成重复报告。
每年,粤澳两地海事、航道治理机构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商讨和对接水上交通安全及航道治理维护相关事宜……
由于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与香港海事处在盐田港1号、2号、4号和6号灯浮交叉影响该水域航行安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主动对接香港海事处,本着互利共赢、保障通航安全的角度出发,第一时间顺利完成撤除任务,随后香港海事处重新投放浮标,做到浮标撤除和替换无缝对接,大大减少了因两地浮标的交接对船舶航行安全造成的影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