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港口协会同时表示,汛情对长江关键港口业务恢复带来影响。由于水位持续升高,部分航段船舶航行遇阻,个别港口码头因前沿水位过高不得不暂时封闭。7月上旬,南京、武汉、重庆三港合计货物吞吐量同比减少4.9%。
2020年07月17日 14时 第一财经
中国港口协会13日晚发布的港口生产运行监测与分析(7月1日至7月10日)显示,7月上旬,受原油、矿石等大宗货物进口支撑,沿海主要关键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2.1%,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4.4%。
7月上旬,中国港口协会重点监测的港口金属矿石吞吐量同比增加18.3%。其中天津港、日照港增速分别为63.8%和25.8%。主要港口铁矿石日均疏港量同比增加8.8%,库存量同比减少4.9%。
据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先容,上半年,南通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双双实现增长,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5584.6万吨,同比增长4.4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7.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3.5%。
据中国港口协会先容,7月上旬,八大关键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3.4%,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5%。其中,厦门港、广州港同比增速超过10%。市场需求温顺回升,干线班轮公司也进一步减少停航次数,尤其是亚洲-美西航线恢复明显。
天津港团体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天津港团体港口生产实现逆势双增长,完成货物吞吐量2.08亿吨,同比增长1.7%;集装箱吞吐量完成857.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9%,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第一财经记者从沿海多个交通运输部分和港口企业了解到,“逆势双增长”已成为这些港口的主题词。
山东港口团体总经理李奉利先容,山东港口团体稳航班、增航线,畅通物流链通道,如首航“山东港口青岛港-扎鲁比诺港-珲春”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航线,开启中国北方第一条内贸货物跨境运输通道。今年以来,新开通外贸集装箱航线14条,航线总数近300条。
在交通运输部本月10日举行的“携手同行维护国际物流畅通”航海日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易继勇表示,4月份以来,水运行业主要指标不中断向好,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基本步进正常发展轨道。
厦门港口治理局日前发布的数据快报显示,6月份,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00.5万标准箱,首次突破单月100万标准箱关口,创历史单月最好成绩,同比增长5%。
港口是基础性、关键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天津港团体推出环渤国内支线“天天班”等多项减免政策,开通“天津—胡志明”“天津—越南—东马”“天津—钦州”等多条新航线,力促“长春—天津”海铁联运班列恢复常态化运行,在陆地与海洋之间架起一条条绿色通道。上半年完成集装箱中转吞吐量76.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2%。
广州港团体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也同比实现增长。数据显示,今年1-6月,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0546万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89万标准箱。6月份集装箱完成206.38万标准箱,创近年来单月集装箱吞吐量新高。广州市港务局副局长袁越先容,1-6月广州港新增外贸班轮航线7条。作为综合性主关键港,广州港在保障华南地区能源、原材料供给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年上半年,山东港货物吞吐量突破7亿吨,同比增长7.1%;集装箱完成147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5%。人均吞吐量、人均创利也实现双增长。
6月份,船山港域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6000万吨,达到6447.21万吨,同比增长9.11%,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创单月历史新高。船山市港航和口岸治理局有关负责人先容,船山市出台港口收费优惠政策,全年预计可为港口航运企业减免货物港务费1.4亿元、减免马峙锚地引航费600万元,这对于助力各港口航运企业纾困、促进船山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