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因为旺季的苗头正在逐渐出现 -亚美尼亚空运

 海运新闻     |      2020-07-21 10:39

  航次数目恢复,运价也在上涨。日前,船公司CMA CGM公布,自8月1日起,将其40尺柜FAK费用从100美元上调至2300美元,并在7月份推出了200美元/TEU的旺季附加费。

  中金公司研报以为,在集运方面,随着欧美PMI和中国新出口订单PMI触底回升,疫情对外需的最坏冲击已经过往。

  有分析以为,从6月份开始,中国出口货运量逐步恢复到疫情暴发前的水平,6月份中国出口至全球的货运量,同比已基本持平。预计全球运输需求在经历波动后,也将回升。

  Container xChange发布的CAx(集装箱可用指数)可以量化全球主要港口的集装箱可用性。该指数显示,德国汉堡的集装箱可用性正在上升,20尺普柜可用性明显增加,第29周为0.47,第31周为0.78。40尺高柜也在增加,但40尺普柜从第29周的0.49下降到第31周的0.45。

  市场分析以为,随着国内经济有序恢复,欧美国家陆续复工复产,贸易需求回升。经贸活动日趋强劲,极大带动了需求的上涨。在这样的背景下,船公司也进步了运价,并引进了旺季附加费,海运价格一时“爆炸式”上涨。根据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以美西市场为例,7月3日,上海港至美西基本港的市场运价为2920美元/FEU,较一个月前大幅上涨了近37%。

  有专家表示,决定未来半年集运市场走势的核心变量有两个,一是全球经济恢复情况,取决于欧美经济的恢复情况、疫情发展阶段和政治扰动因素,二是航商对运力控制力度的把握,运力控制力度是否能和需求变化相匹配是关键。

  VesselsValue将通过卫星和地面自动识别系统(AIS)获得的船舶位置信息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全球集运市场每周航次量正持续增长。特别是在船公司陆续恢复部分航次后,6月份的航次量已明显增多。以6月16日所在的一周为例,全球集运市场航次量达到7035个,与此前一周的5947个相比,涨幅超过18%。2020年上半年,航次量最多的一周,出现在4月上旬,达到7093个。而6月16日那一周,从中国出发至全球各地的航次量,已明显回升,达到673个,创下2020年以来的最高值。

  7月14日,海关总署举行发布会,指出今年上半年东盟取代了欧盟和美国,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1-5月,我国与东盟进出口总值2.0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其中我国与泰国进出口增长9.2%,与越南进出口增长18.1%,增速明显。

  此外,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由于美国国内开始逐步解除封闭,生产生活逐步恢复,加之此前商品库存的消耗,近期美国市场需求有较大增长,上海港至美国的船舶,基本都满载出运。有专家指出,近期以星、美森等在内的多家船公司,在这一中美航线市场加开了航线,表明中美两国间的贸易已经强劲复苏。随着美国补货需求的回升,相信这一市场的货运量会持续增加。

  有金融机构研报指出,疫情和经济发展共存似乎已是各国当局间的共叫,毫无疑问,经济修复将成为未来半年的市场主调,但未来半年经济恢复速度是判定核心。随着抗疫成为持久战,相关专家以为疫情或将持续到明年,经济恢复速度也将变缓。参照中国疫情演化路径,疫情发展可以简单分为三个阶段,疫情爆发、确诊病例加速攀升-单日确诊病例平稳-新增确诊数目逐渐减少-现存确诊病例逐渐减少、清零;海外疫情目前尚未进进平台期,美国疫情甚至愈演愈烈、存在逐渐失控的风险,加上欧美国家政体差异,达到国内类似的防疫成果需要更长时间。因此,全球经济在下半年将以修复为主,但波动幅度较大,航运需求也将紧随变动,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具体来说就是,在海外疫情进进平台期之前,航运业也将随着疫情拉锯战的持续出现反复,集运需求呈现趋势性恢复但同时面临剧烈波动,此外,也不排除疫情超预期恶化、相关国家重新采取牺牲经济的措施来换取防疫成果,届时经济或将再回谷底。随着疫情顺利度过平台期,经济也将进进平稳恢复阶段,固然疫情仍有反复的可能性,但疫情小规模爆发成大流行的可能性偏低,对经济影响十分有限,集运货量也将随之平稳增加。此外,欧美政局的动荡性也将是影响经济的潜伏不利因素,假如美国暴乱失控,将对经济造成重击,不过这将取在于政府压制手段的有效性,结合近期演化趋势初步判定,暴乱大概率将被弹压下。

  市场预期谨慎

  近日,航运咨询机构Alphaliner表示,闲置的船舶运力自2月中旬以来,首次降至200万TEU以下,这表明市场状况正在改善。Alphaliner指出,从6月22日起,有超过120艘闲置的集装箱船已经重新起航,由于旺季的苗头正在逐渐出现。截至7月6日,全球闲置停运的集装箱船有375艘,相当于185万TEU,这远低于两周前报道的453艘232万TEU。今年航运业旺季会来吗?

  根据VesselsValue对部分航线月度货运量(假设船舶的T EU收留量为100%)的统计数据,一方面,2020年上半年,中国至东南亚地区的集装箱货运量,于往年同期比较并未出现明显下跌。反而在1月和3月,同比还出现了增长,反映出中国和东南亚地区之间,强劲的贸易发展势头。另一方面,今年1—6月,中国至东南亚地区的集装箱货运量,整体仍保持在较高水平。随着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的恢复,只要东南亚市场需求继续增长并企稳,这种积极的趋势将持续下往。

  集运市场航次在恢复

  全球运输需求将回升

  eeSea.com的数据显示,在亚洲—美国西海岸航线,第二季度因航次取消减少的运力占原来配置总运力的12.7%,但到目前为止,班轮公司公布的第三季度取消的航次运力占比仅为3.3%(7月为6%,8月为3%,9月为1%)。

  对于市场远景,航运业分析机构也普遍持较为谨慎的态度。着名咨询公司德路里在6月份发布的报告中称,到目前为止,没有迹象表明2020年的集运市场一定会出现传统旺季。Sea-Intelligence 则以为,需求可能不会迅速回升,市场第三季度可能会继续出现较大规模的停航。

  来自Container xChange的数据也显示,集装箱货运量已经开始上升,但还没有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