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常规的招商推介会不同,这是双流区“企业咖啡时”活动首次以重大产业化项目——华为(成都)物联网云创新中心为主角,面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举办的专题招商推介活动,此举也是该区围绕头部企业和补链强链项目主动“叩门招商”,从而助推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的产业发展。
为此,双流区提出了新的目标——新时代“企业最轻易做生意的地方”“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长最快的地方”“干部人才心齐气顺勇争一流的地方”。具体到经济指标上,到2025年,基本建成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400亿元;到2030年,全面建成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地区生产总值确保翻一番、达到2000亿元。
显然,这样的数据让双流航空港具有着优越的资源禀赋。基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即将开通,成都“一市两场”时代即将到来,日前举行的双流区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会上提出,将推动双流国际机场向“客货并举”转变、向系统布局功能场景转变、向精品都市机场转变,走出一条与天府国际机场错位协同、共荣发展的新路子,助力成都构建泛欧泛亚国际大通道。
“比如由我区率先实施的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使项目开工前报建办理时间由197天缩短为60天,大大进步了项目建设效率和投产进度。”双流自贸区制度创新部负责人熊雄先容,该模式随即向成都其他地区复制推广,最后纳进全省复制推广。
这只是双流区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侧影。双流区以打造新时代“企业最轻易做生意的地方”这一目标,在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249条改革措施基础上,学习北京、南湖、桐庐等地经验做法,在今年初形成277条具有双流特色的营商环境2.0政策。目前,经过简政放权、流程再造、创新服务等全面系统性改革,营商环境2.0政策取得了明显进展,各项指标不中断优化,全区营商环境整体水平不中断提升,以市场主体获得感为标尺,以国际通行规则为标杆的3.0政策即将在本月出台。
记者留意到, 2018年9月,双流区制定了《成都市双流区“企业咖啡时”行动方案》。“企业咖啡时”活动采用“1+N”方式开展,“1”即每月1个主活动,“N”即N个系列子活动,包含了区长接待日、热门研判、企业推介、企业资源发布对接等8种形式。今年7月,企业咖啡时首次出川,先后奔赴广东、上海等地,吸引了当地政府与商务人士的关注。
从自贸区到全域改革开放
日前发布的《2020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投资评估报告》显示,成都市双流区不中断深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致力于打造新时代“企业最轻易做生意的地方”的创新实践备受关注,被评为“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县(市、区)”。
“双流正处于‘城市的机场’向‘机场的城市’转变阶段,我们要坚持‘人城产’深度融合,以关键为链接推动航空资源要素高度集成。” 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航空资源转化为与之相匹配的适航产业体系和航空都市形态。”
“未来将聚集互联网服务、智能物流服务、智能物流研发设计及装配类企业50余家,打造成为德邦快递在全国首个聪明化、数字化、自动化产业园区。”9月8日,位于成都双流区航空港的德邦西南总部基地开工,新的产业链已然可期。
为此,双流区提出制定未来3~5年航空经济发展目标、规划和实施路径,聚焦空客、中国商飞等头部企业,开展产业链生态圈专业招商选资,打造全国航空制造业和航空服务业核心城市。
熊雄表示,在完成三年改革任务之后,固然没有新的改革任务,但是自贸区改革的惯性和主动性仍然驱使他们进行“自主改革”,随后共计68项新的改革任务全方位提升和完善。
由此,围绕高质量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的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双流将大力发展航空运营服务、航空维修、航空物流、航空金融、跨境贸易和航空总部六大产业集群。
这样的节奏,不仅推动着自贸区的改革试验,更是推动着双流区全域的改革开放。
“四个转变”这一创新模式来源于双流自贸区改革探索成果。作为四川省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7年4月1日正式建设启动,3年过往,双流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完成287项改革试验任务,累计形成特色创新案例87个,其中在全国全省全市有重要影响案例20余个。
依托商务航线打造区域性航空物流集散中心正是双流区打造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的重要产业集群之一,目前已聚集DHL、UPS、圆通、顺丰等全球100强和全国10强物流企业13家,逐渐形成了运输、仓储、配送、供给链治理为支撑的全链条产业链。此外,还包括发展航空运营服务、航空维修、航空金融、跨境贸易和航空总部等五大产业集群。
从航空港到中国航空经济之都
这样的产业集群,得益于自贸区改革试验带来的硕果:双流成功攻克“租赁飞机不能实际进保税区、综保区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引进设立SPV公司”三大困难,落地飞机(空客A330)首单租赁填补了四川省空缺;率先在全国获批“境内外保税维修试点”,率先在全国提出并力推“综保区保税维修批区域”重大改革,推动航空维修产业高质量发展;设立全国首个低空空域协同运行中心;在全国率先实施“跨境空铁联运”一单制改革等等。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双流辖区内的航空经济区、成都芯谷、天府国际生物城3大产业功能区引进澳康达西南中心等上亿元项目30个,总投资319.6亿元。新增新经济企业1213家、完成目标进度的168.7%,凸显出双流的城市韧性与经济活力。
“从航空港,到自贸区改革试验,到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双流区探索出了一条以航空经济谋城、营城的新路径。”刘德昌教授表示,由此提升了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为城市发展赋予了新动能。
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崔维星表示,成都优越的地理条件,为带动企业稳步前进提供了尽佳的交通条件,德邦将借此机会继续在西南深耕发展;双流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德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德邦将加快项目建设速度,保障项目尽快落成,产生效益;积极迁移上游供给商、下游客户到成都发展,助力双流建设中国航空经济之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