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远之策
2020年9月30日,长江干线数字航道系同一组数据让大家无比欣喜:每月均匀登录4000次,天天产生与交换的数据26万条……长江干线数字航道联通运行一周年,长江航道局就以“数字革命”颠覆传统航道维护模式,进一步强化了航道公共服务职能,催生了奇异的化学反应。
长江航道局局长付绪银说,数字航道是长江航道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工程,是服务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工程,是支撑交通强国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工程。数字航道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治理革命,更是一场思想革命。
到2020年9月30日,全面联通运行一年以来,数字航道从航道维护向综合治理、公益服务不中断拓展和深进,初步形成数字航道软件生态链和全线同一的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了“智能生态圈”的雏形。目前,航道基础数据可以“自动采集、自动传输、自动汇总”。同时,数字航道维护治理APP增加并优化了航标器材治理、APP测水、工作任务治理、工作日志治理、航标清洁保养等功能,实现了“航道数据能从一线上来,工作指令能传递到一线”。
万里长江,奔流不息。航道是长江航运的基础,是沿江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干线数字航道建设与应用作用于自然航道所产生的嬗变,催生的化学反应,伴生着光和热,正引领长江航道迈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数字航道自2019年9月30日全面联通运行后,长江航道全线干部职工应用热情高涨,长江航道全线补录完成了2018-2019年航标器材损耗、航标异动、航道标准、水位信息的补录工作,合计信息12.5万条。
据悉,2020年伊始,全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数字航道在特殊时期、危难时刻“显身手”。1月24日至4月8日,疫情期间,尤其是职员应当避免聚集无法正常上班的情况下,长江干线数字航道平台辅助长江干线航道职工完成远程航道巡察2512次,完成航道探测1787次,调整航标1306座,恢复变态航标693座,采集航道水情数据46.15万条,集成了重要航道、码头视频监控摄像头98个,实现了重要航道要素的远程监测与监控,既减轻了航道一线职工的工作压力,保障了航道一线职工的生命安全,又在疫情期间,保障了长江航道安全稳定运行,为社会船舶持续提供了优质的航道服务。
“大力推进长江干线数字航道建设与应用是长江航道的固本之道,催生的化学反应是长江航道传统治理模式的蜕变,是一次革命。”据了解,长江航道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扁平化治理,对涪陵、万州、荆州、岳阳、九江、芜湖、镇江、上海8个正处级航道处进行组织机构调整,实行垂直治理,以适应数字时代的业务治理需要。该局依托各区域航道局分中心数字航道系统,实现主、分中心数据交换与共享,形成数字航道催生下高效的长江航道运行治理模式和体系。
——2019年9月30日,数字航道全面联通运行,整合了长江全线航标、水情、航道标准等动态信息,航标远测远控技术已全面买通远程传输通道,实现了航标运行状态监测的远程化、实时化和智能化。
公共服务是长江航道治理维护的本质属性。捉住了服务,就捉住了长江航道现代化事业的根本。数字航道为长江航道公益服务添上了“信息之翼”,也为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应”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进源源不中断的内生动力。
“每年长江干线全线航标数据更新不少于10万条,电子航道图数据更新不少于1500幅,水位数据年交换传输不少于40万条次,可为沿江政府、港航企业、营运船舶、社会公众等提供及时、顺畅、便捷的航道信息服务。”长江航道局航道运行处相关负责人说,“数字航道联通运行成果,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公共服务上,丰富了服务内收留,海运报价 国际快递,改进了服务方式,进步了服务效率,带动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长江数字航道监控中心
近年来,长江航道局坚持以长江干线数字航道建设与应用,推动长江航道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与奔腾。
服务之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