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环节,线上购买农资、专家网上指导、无人机喷洒农药——数字技术帮助多地实现“云上春耕”。每年三四月是春耕农忙时节,海运费,受疫情困扰,农民在家中出不往、专家在外地进不来,在线技术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人熟悉到了发展数字乡村的迫切性、重要性、必要性,但如何让数字乡村在后疫情时代实现常态化发展、真正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提振乡村经济,还任重道远。
近日,瑞士世界经济论坛网站在题为《数字化的中国农民如何创造后疫情时代的未来》的报道中指出,2020年初,中国政府公布国家“数字乡村”试点计划,这是迈向“数字中国”的最新努力。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传统农业模式,让农业更赚钱。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为中国的乡村地区及农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出现了农产品生产、运输和加工受阻,外出务工职员无法复工,春耕备耕工作劳动力不足,脱贫农民面临因疫返贫等一系列题目。
为落实数字乡村战略,人工智能、产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首先,农产品主产区建立了大规模的物联网观测体系,采集信息自动化实现准时、高效,为农技专家远程指导提供基本信息。第二,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覆盖乡村,让农村也用上4G网络,令数据存储、传输更便捷。第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农业机械装备插上“无人化”翅膀,无人机播撒、无人驾驶插秧机等设备助益农民减少人力使用,进步工作效率;第四,全国大数据中心建设正在提速,建设全国性大数据基地及节点城市,形成数据中心网状结构,共同为全国性大数据应用提供支持和保障。
在产业升级方面,数字技术有益于培育“互联网+订单农业”,建立产销衔接服务平台,促进消费需求与农业生产高效匹配,形成“BT(生物技术)+IT(信息技术)”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