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记者留意到,加之通航近30年的南通兴东国际机场,南通正式迈向“双机场时代”。与此同时,2019年,南通GDP总量已达9383.39亿元;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影响下,南通在江苏13市中唯一保持GDP正增长,冲击“万亿俱乐部”仅剩“临门一脚”。
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向记者表示,发达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与世界级城市群相伴相生,是发展要素在区域、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不中断优化配置的关键。但是,当前长三角江苏侧机场群、港口群发展相对滞后,区域交通发展总体统筹不够,交通建设发展资源保障明显吃紧。
今年7月1日,备受瞩目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正式建成,沪苏通铁路同步通车,南通与上海迎来高铁“强链接”,正式融进上海1.5小时都市圈。对南通而言,这是继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崇启大桥后又一跨江通道。
近日,南通新机场正式获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复,将通州二甲场址作为推荐场址,这不仅让多年的“上海第三机场”之争画上句号,也无疑是南通“全方位对接上海”的重要一环。
早在2017年,江苏省批复《南通建设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总体方案》,南通自此顶上了建设上海“北大门”的头衔。之后,上海“北大门”的表述直接变为“北上海”,南通接轨上海的决心更加显露无遗。
这样的超大规格和规模,南通新机场无疑将在上海国际航空关键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通州二甲间隔上海市区超百公里,如何缩短两地间的时间间隔无疑是重中之重。
此后,沪通两地共同提出“1+4”一揽子统筹协调合作项目。其中“1”是指大场机场搬迁;“4”即南通新机场、北沿江高铁、沪通城际和通州湾。
“一市多场”是世界级都市的常态,但由于空间限制,《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市内不再新建机场跟港口。故此,上海一直谋划在周边地区建设一座第三机场,而周边江苏省的苏州与南通是最有力的争夺者。
“只要北沿江高铁上海段再接进浦东机场即可实现‘轨道上的机场’格式,让南通新机场可以更好地对接上海轨道交通系统。”陈为忠建议,南通新机场可以参照虹桥机场“空铁联运”模式,实现高铁与新机场的无缝衔接。
此前,徐惠民曾表示,南通新机场满足空域收留量限制的最大年旅客吞吐量可以达到4900万人次以上。以此计算,南通新机场的规模将是现有兴东机场的10多倍,同时也超过南京禄口机场,有看成为江苏第一大民用机场。
吹响冲刺万亿GDP号角
然而,“上海第三机场”终极落子南通。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心、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发展纲要”),在协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部分,明确“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成为上海国际航空关键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施卫东看来,不但应尽快规划并开工建设南通新机场,加快高速、快速铁路引进关键机场,打造“轨道上的世界级机场群”,还应加快打造以江海联运为特色的通州湾新出海口,补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能级,共建世界级港口群。
徐惠民则表示,南通积极主动找准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定位,全方位融进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南通新机场选址已经确定,北沿江高铁年内全线开工,4000万人次‘轨道上的机场’将在‘十四五’期间建成,与浦东、虹桥机场共同构成上海多机场体系主关键。”2020年7月,在中国南通江海国际展览会开幕式上,徐惠民“官宣”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