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疫情其实也蕴藏着机遇 -以星海派

 空运新闻     |      2020-11-26 15:52

  假如国内没有好的疫情防控,国内的恢复也是不可能的。这是第一个方面讲到疫情给我们带来的挑战。

  第1个方面就是有时间认清自己发展的短板,通过这次疫情,我们看清楚了自己的优点和短处。

  今天主要是有三个方面的内收留想跟大家交流一下

  民航资源网2020年11月24日消息:2020年11月18-19日,民航资源网主办的2020民航趋势论坛在郑州举办,本届论坛以“育新机·开新局 疫情常态下中国民航的突围之道与竞争力打造”为主题,邀请国内外民航业相关人士,共同探讨疫情对航空业的中长期影响,思考行业格式战略调整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航司发展存在的题目与不足。广东省机场治理团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前鸿就《后疫情时代中国民航机场的发展趋势》发表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内收留:

  还有一个机遇是降本钱,降本创效。在疫情期间固然我们是在战略收缩,但是这个时候恰正是投资的机遇,大家都在投的时候,机遇一般,大家都不想投的时候,机遇是最好的,所以这个时候你就好好谋划,未来可能会非常值得期待。所以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2个方面是深化改革创新。以前天天在外面跑啊忙啊,疫情以来特别是疫情高峰期,大家不出门,不出门可能更多的时间就是在办公室研究题目,好好好研究一下子自己单位的情况,找到自己的短板,这也是一个机遇,平时没时间研究,没时间梳理,没时间总结。现在大把时间让你好好检视,好好讨论,好好总结。这个我以为是一个很大的机遇,让我们集中精力抓改革。通过疫情揭示出我们的结构题目、组织题目等很多题目,疫情期间有时间了,大家坐下来好好商量下一步怎么改革。应对下一轮或者说以后的不确定性。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这些题目,这个也是我们正在做的事。

  第三个方面我想讲一下几个趋势。关键词就是能力建设。

  但是国际还是比较惨,由于受制于全球的疫情影响,我们现在还在实施一个航司,一条航线,一个国家一周一班的政策,在这种政策下,国际应该说也是慢慢地在恢复。从不到1%到现在5%左右也在开始增长。所以从一天的几百人,到现在的一天两三千人,大概是这么一个概念。像白云机场今年大概能够恢复到6成多,总体的客流量应该会4000多万。像中小机场,比如惠州,往年是255万,今年可能会到200万,差未几8成。包括揭阳、湛江,应该都在8成左右。国内中小机场恢复的快,由于没有国际航班,可以看到我们国内大循环大市场的上风,也可以看到国内疫情防控的成果。

  从身边的机场我总结出这个特点,像白云机场,现在大概国内天天的增长比例是8~10%,一天的客流量超过17万;但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不到1万人,从不到1万人到现在17万人,速度有多快?

  机场大部分机场都有两个主业,机场建设运营与发展、空港经济。这次疫情一来,为什么大部分企业亏损?就是主业太主了,一主独大的局面必须改变,产业结构要均衡化,不能一主独大,一主独大抗风险能力就很差,像现在主业短板是非航这块,空港经济这一块应该说是比较弱的,还撑不起整个公司的运作,盈利能力还撑不起来。

  所以我也说过,5G技术再怎么快,但你总不可能把我手上这个东西拿到美国往,你要把我这个手上的东西运到美国或者运到英国往,它一定是通过运输方式,还得回到实体上来,5G技术给我们提供很多帮助,但是他就是运不走这个东西,所以说供给链和产业链的题目对实体经济发展尤为重要,由于我们的产业链供给链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所以现在讲要畅通国内国际循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式。民航在现在流通体系的建设里面作用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畅通国际循环这个环节,它的速度快,由于碰到疫情就是要快,轮船要开多久才能开到外面往?就算是中欧班列,要开多少天才能开到欧洲往,再把口罩运回来?民航的快速的特点,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当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引领的作用。所以说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在里面特别重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