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国内没有好的疫情防控,国内的恢复也是不可能的。这是第一个方面讲到疫情给我们带来的挑战。
第1个方面就是有时间认清自己发展的短板,通过这次疫情,我们看清楚了自己的优点和短处。
今天主要是有三个方面的内收留想跟大家交流一下
民航资源网2020年11月24日消息:2020年11月18-19日,民航资源网主办的2020民航趋势论坛在郑州举办,本届论坛以“育新机·开新局 疫情常态下中国民航的突围之道与竞争力打造”为主题,邀请国内外民航业相关人士,共同探讨疫情对航空业的中长期影响,思考行业格式战略调整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航司发展存在的题目与不足。广东省机场治理团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前鸿就《后疫情时代中国民航机场的发展趋势》发表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内收留:
还有一个机遇是降本钱,降本创效。在疫情期间固然我们是在战略收缩,但是这个时候恰正是投资的机遇,大家都在投的时候,机遇一般,大家都不想投的时候,机遇是最好的,所以这个时候你就好好谋划,未来可能会非常值得期待。所以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2个方面是深化改革创新。以前天天在外面跑啊忙啊,疫情以来特别是疫情高峰期,大家不出门,不出门可能更多的时间就是在办公室研究题目,好好好研究一下子自己单位的情况,找到自己的短板,这也是一个机遇,平时没时间研究,没时间梳理,没时间总结。现在大把时间让你好好检视,好好讨论,好好总结。这个我以为是一个很大的机遇,让我们集中精力抓改革。通过疫情揭示出我们的结构题目、组织题目等很多题目,疫情期间有时间了,大家坐下来好好商量下一步怎么改革。应对下一轮或者说以后的不确定性。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这些题目,这个也是我们正在做的事。
第三个方面我想讲一下几个趋势。关键词就是能力建设。
但是国际还是比较惨,由于受制于全球的疫情影响,我们现在还在实施一个航司,一条航线,一个国家一周一班的政策,在这种政策下,国际应该说也是慢慢地在恢复。从不到1%到现在5%左右也在开始增长。所以从一天的几百人,到现在的一天两三千人,大概是这么一个概念。像白云机场今年大概能够恢复到6成多,总体的客流量应该会4000多万。像中小机场,比如惠州,往年是255万,今年可能会到200万,差未几8成。包括揭阳、湛江,应该都在8成左右。国内中小机场恢复的快,由于没有国际航班,可以看到我们国内大循环大市场的上风,也可以看到国内疫情防控的成果。
从身边的机场我总结出这个特点,像白云机场,现在大概国内天天的增长比例是8~10%,一天的客流量超过17万;但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不到1万人,从不到1万人到现在17万人,速度有多快?
机场大部分机场都有两个主业,机场建设运营与发展、空港经济。这次疫情一来,为什么大部分企业亏损?就是主业太主了,一主独大的局面必须改变,产业结构要均衡化,不能一主独大,一主独大抗风险能力就很差,像现在主业短板是非航这块,空港经济这一块应该说是比较弱的,还撑不起整个公司的运作,盈利能力还撑不起来。
所以我也说过,5G技术再怎么快,但你总不可能把我手上这个东西拿到美国往,你要把我这个手上的东西运到美国或者运到英国往,它一定是通过运输方式,还得回到实体上来,5G技术给我们提供很多帮助,但是他就是运不走这个东西,所以说供给链和产业链的题目对实体经济发展尤为重要,由于我们的产业链供给链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所以现在讲要畅通国内国际循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式。民航在现在流通体系的建设里面作用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畅通国际循环这个环节,它的速度快,由于碰到疫情就是要快,轮船要开多久才能开到外面往?就算是中欧班列,要开多少天才能开到欧洲往,再把口罩运回来?民航的快速的特点,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当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引领的作用。所以说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在里面特别重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