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交通:
文件特别提到标志景观的要求,在设计上要选取合适的点位,以得当的形式,设置一个标志性景观,使之具高辨识度,有文化与艺术底蕴,且经久不衰,成为旅客来到T1、甚至是来到白云机场必不可少的网红打卡点。T1改造要利用数字艺术(3D、projection mapping、全息成像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在设计阶段做好整体规划,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上,做出令人惊喜连连的动态效果,使之成为一大亮点。要对主楼三层风柱、值机岛及观光梯进行优化设计,使之融进整体设计。
文件提到,新方案中的T1应体现其门户特性并展示城市形象。随着旅客结构和要求的改变,航站楼设施要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包括各功能区域的面积分配以及进、出港、中转等设施的收留量要有适度的可调整性,以适应将来的流程调整。因此,平面设计要求既能满足本期的需要,同时又要结合机场航站区远期发展规模,做到各时期航站楼的有机衔接。
整体设计分区分期施工
翻新设计有哪些重点?征集文件首先提到的是贸易体系,T1要在功能不变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创新。其中主楼一层为以粤式美食为主题的贸易区域、高端旅客及航延旅客休憩区;每个连廊、指廊区域设计符合整体风格的主题形象贸易街区,以吸引高端品牌进驻,提升旅客消费的欲看;每个指廊区域设计有可供旅客观看飞机的休憩区域。
·国际区布局拟重新调整
未来新增的轨道交通站点将改善这一局面。征集文件显示,在建的穗深、广佛环城际将在T1东连接楼南端设站,出站口分别设于东连接楼一层A01号门外及主楼一层22号门外。另外,升级为城际的22号线规划在T1的西侧设站,与城际车站呈轴对称布置。这意味着,T1在目前3号线居中下穿主楼的基础上,未来东西两边都有新的轨道站点接进,旅客不用全部都走到主楼才能搭地铁了。
征集文件要求,T1翻新改造设计必须满足旅客使用功能要求,保证各项流程便捷、有序、高效、顺畅,尽可能功能分区明确、平面布局紧凑,减少旅客的步行间隔。航站楼同时需要兼顾旅客会客、公务、参观、购物、休闲等多种功能,在满足交通功能的条件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贸易、餐饮、办公、娱乐等服务设施,以改善候机环境,进步服务水平。
在3号线基础上东西两侧均将新设轨道站点
设计基调为“轻奢”
对于开车的旅客,本次改造拟将T1南侧的P2露天停车场升级为多层室内停车场,停车场首层与航站楼首层衔接,停车场内引进城轨交通,同时建设A、B到达区人行地下通道。
文件先容了白云机场对设计方向的参考性建议。“功能上首先满足T1作为航站楼综合体的功能,主流程上便于旅客出行,其次应突出‘好看’‘好吃’‘好玩’‘科技’要素,无缝融进到整体设计中。”
兼顾会客公务参观购物娱乐
·航站楼拟设网红打卡点
建筑特色方面,主楼有一条独特的中轴线贯串东西,整体建筑南北对称,成为T1一张独特的名片。主楼三层中轴线区域空间高度独具特色(最高点达到45米),为空间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轴线两侧的承重梯形柱略显单调、冰冷、沉重,翻新设计应加以利用优化,作重点思考。
·东西两侧计划新增轨道车站
设标志性网红打卡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