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研究修订《快递暂行条例》 -上海空运公司哪家好

 新闻     |      2020-12-16 00:44
国务院办公厅最新转发国家发改委、国家邮政局等八部委的意见,将推动重点地区逐步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减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减少电商快件二次包装;推广可循环包装产品,减少一次性塑料泡沫箱等的使用;推进快递包装废弃物中可回收物的规范化、洁净化回收等。意见摘要详见下文↓
规范快递包装废弃物分类投放和清运处置。推动已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城市在住宅小区、贸易和办公场所公道设置分类收集设施,规范居民分类投放行为,保障快递包装废弃物及时得到清运。推进快递包装废弃物分类处置,进步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加强垃圾焚烧发电企业运行治理,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降低快递包装废弃物的填埋比例。
升级完善快递包装标准。抓紧制定快递包装材料无害化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三门峡物流 ,进步标准约束力。建立健全可循环快递包装、产品与快递一体化包装、合格包装采购治理、绿色包装认证等重点领域标准。研究制定可降解材料与包装产品标识标准,进一步完善可降解快递包装标准,加快实施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和可降解包装产品标识制度。开辟绿色通道,进步标准制修订效率。

这些年,大家收到的快递越来越多,那么如何避免快递包装成为难以降解的垃圾?
加强快递包装回收。鼓励在校园、社区等场所的快递网点开展快递包装纸箱集中回收,适度提升复用比例。推进快递包装材料和产品绿色设计,鼓励同种别产品包装使用单一材质材料,减少使用难以分类回收的材料和包装设计,海运报价 国际快递,提升快递包装可回收性能。鼓励发展“互联网+回收”新业态,推进快递包装废弃物中可回收物的规范化、洁净化回收。
加强标准化工作顶层设计。建立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联合工作组,同一指导快递包装标准制定工作。制定覆盖产品、评价、治理和安全各种别以及设计、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环节的标准体系框架图。同一快递绿色包装、循环包装的核心关键指标要求,解决部分标准引用层次复杂、关键指标不清楚、内收留互不衔接等题目。清理一批与行业发展和治理要求不相符的现行标准。强化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形成动态反馈、及时修订机制。
提升快递包装产品规范化水平。同一规定快递封套、纸箱、包装袋等的规格尺寸、物理和安全环保性能,推动快递包装产品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和模组化,进步与寄递物的匹配度,防止大箱小用,减少随意包装。全面禁止电商和快递企业使用重金属含量、溶剂残留等超标的劣质包装袋,禁止使用有毒有害材料制成的填充物;违规生产、使用题目突出地区人民政府要对有毒有害的劣质快递包装生产企业、违规使用的电商和快递企业开展专项整治。
培育可循环快递包装新模式。鼓励电商平台选择部分商品种类,设立可循环包装商品专区;支持快递企业和第三方机构通过信用质押、超期扣款、回投返款等多种模式,扩大可循环快递包装的使用范围。鼓励电商和快递企业与贸易机构、便利店、物业服务企业等合作设立可循环快递包装协议回收点,投放可循环快递包装的回收设施,丰富回收方式和渠道。推行可循环快递包装同一编码和规格标准化,建立健全上下游衔接、平台间互认的运管体系,海运报价 国际快递,有效降低运营本钱。鼓励通过股权合作、第三方运营等方式,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投放和回收设施共建联营。

完善快递收寄治理。推动快递企业将包装减量化、绿色化等要求纳进收件服务协议,加强对电商等协议用户的引导。推动快递企业进一步规范散收件交付治理,引导用户使用合格包装产品。鼓励电商和快递企业在网络零售和快件收寄中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包装产品,并通过积分激励等方式引导消费者使用。
(摘要)
原标题:《您收到的快递包装将有新变化!》
加强可循环快递包装基础设施建设。各城市人民政府要结合聪明城市、聪明社区建设,在社区、高校、商务中心等场所,规划建设一批快递共配终端和可循环快递包装回收设施;在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时,支持快递共配终端和可循环快递包装回收设施建设;破解相关设施进社区和公共场所的政策障碍,实行保障设施用地、减免设施场地占用费等支持政策。选择一批有条件的城市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示范。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推动电子商务、邮政快递等行业治理法律法规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有效衔接,进一步明确市场主体法律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加快形成有利于完善快递包装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研究修订《快递暂行条例》,细化快递包装生产、使用、回收、处置各环节治理要求。制定《邮件快件包装治理办法》,进一步健全快递包装治理的监管手段和具体措施。
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意见
推行绿色供给链治理。推动相关企业建立快递包装产品合格供给商制度,鼓励包装生产、电商、快递等企业形成产业同盟,扩大合格供给商包装产品采购和使用比例。快递企业总部要加强对分支机构、加盟企业的治理,建立针对分支机构、加盟企业采购和使用包装产品的引导和约束机制。
完善快递包装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推广可循环包装产品。在电商和快递业务中,结合相关应用场景和商品种类,组织开展公然征集、设计大赛等遴选推广一批快递包装减量和循环利用的新技术、新产品。鼓励在同城生鲜配送、连锁商超散货物流中推广应用可循环可折叠快递包装、可循环配送箱、可复用冷躲式快递箱,减少一次性塑料泡沫箱等的使用。
加强电商和快递规范治理严格快递操纵规范。完善快递行业末端网点分拣、投递工作流程和封装操纵规范。推动快递企业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建立快递包装治理工作体系和治理台账,将快递包装有关规范纳进从业职员上岗培训,提升快递员业务技能。支持快递企业推行智能化、集约化作业方式。将不规范分拣、投递、包装操纵等行为纳进快递行业抽查事项目录,推动解决被动式过度包装题目,畅通公众投诉举报通道,规范快件投递“最后一公里”。
规范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和处置
主要目标
减少电商快件二次包装。加强电商和快递企业与商品生产企业的上下游协同,设计并应用满足快递物流配送需求的电商商品包装。选择一批商品品类,推广电商快件原装直发,推进产品与快递包装一体化,减少电商商品在寄递环节的二次包装。
推进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
强化快递包装绿色治理
到2022年,快递包装领域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形成快递包装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实施快递包装材料无害化强制性国家标准,抚顺物流 ,全面建立同一规范、约束有力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电商和快递规范治理普遍推行,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到85%,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700万个,快递包装标准化、绿色化、循环化水平明显提升。到2025年,快递包装领域全面建立与绿色理念相适应的法律、标准和政策体系,形成贯串快递包装生产、使用、回收、处置全链条的治理长效机制;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1000万个,包装减量和绿色循环的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快递包装基本实现绿色转型。
推进快递包装材料源头减量。加强快递领域塑料污染治理,推动重点地区逐步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减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推动全国快递业务实现电子运单全覆盖,大幅提升循环中转袋(箱)、标准化托盘、集装单元用具的应用比例。推广使用低克重高强度快递包装纸箱、免胶纸箱。鼓励通过包装结构优化减少填充物使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