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G车路协同平台架构设计
5G是面向2020年以后移动通讯需求而发展的新一代移动通讯系统。对比前几代移动通讯网络,5G具有超高的频谱利用率和能效,国际物流,在传输速率和资源利用方面将进步一个量级或更高,其无线覆盖性能、传输时延、系统安全和用户体验也将得到明显的进步[2-3]。与4G相比,5G的用户体验速率提升10 ~ 100倍,峰值速率提升20倍,流量密度提升100倍,连接数密度提升10倍,空口时延降低90%,移动性提升1.43倍[4]。
2020年8月,交通运输部印发《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打造融合高效的聪明交通基础设施,助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配合相关部分推进先进技术的行业应用,包括5G、北斗系统和远感卫星、网络安全、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如自动驾驶等)等。
5G移动通讯与其他无线移动通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ICT技术紧密结合,满足未来10年移动互联网流量增加1000倍的发展需求[5]。
基于干线物流的5G车路协同系统整体架构设计如图1所示。架构包含平台层、网络层和道路层三大层次,国际货运 空运价格,综合利用5G技术、C-V2X技术、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边沿计算技术、感知融合技术及单车自动驾驶技术,构建干线物流数字化信息采集体系、网络化数据传输体系和智能化运输应用体系[9]。
我国公路运输的市场规模超过5 万亿元,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的公路运输市场。在公路运输中,干线物流运输的市场规模占比78%,约合3.9 万亿元。《2019中国公路货运大数据报告》数据统计[1],2019年全国货运车辆达613.7 万辆,货运总量达471 亿吨,其中公路货运全年货运量和周转量为344 亿吨及59636 亿吨公里,分别占货运运输总量及货物周转总量的73%和30%。
在物流运输智能化方面,自动驾驶技术有效提升了公路运输的安全及运输效率,但仅仅依靠单车智能较难实现运输全过程完全智能化。智能的车辆必须结合聪明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绿色、高效的现代化物流运输。
安全、节能、高效是干线物流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安全方面,匝道汇进口是交通事故多发地。依靠单车智能很难有效监测、识别匝道汇进的车辆。在节能方面,我国公路桥梁80 万座,上下坡道是货车主要的耗能路段。依据坡道坡度信息,提前规划车辆动力分配,可实现有效节能。依靠单车智能计算坡道坡度,算力本钱较大。在效率方面,单车智能有效识别几百米范围内的环境状态,但对于公里级别的环境状态无能为力,无法对几公里外的道路信息状态做提前规避[6]。
1、引言
2.1 5G技术上风
2.2 我国5G应用发展战略
2、5G赋能干线物流自动驾驶
2.3 5G车路协同在干线物流中的应用上风
关键词: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干线物流
2020年3月,产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提出了18项建设发展举措。其中,促进5G+车联网协同发展,将车联网纳进国家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将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丰富应用场景,探索完善贸易模式。
5G低时延、高带宽、高可靠性的特性,为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云之间的信息交互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7],能有效加大自动驾驶车辆的感知范围与感知能力,使车辆能提前获知匝道汇进车辆信息、坡道坡度信息、前方几公里外的道路状况信息,进而提前规划行驶路径,规避风险,有效提升驾驶安全、驾驶效率,实现节能减排[8]。
公路运输、干线物流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易物流 ,也带来了诸如交通安全、交通效率、能源环境等一系列题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指出,发挥公路货运门到门上风,进步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本钱,积极发展无人机(车)物流递送,打造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
3.1 5G车路协同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5G将对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能源、交通、医疗、教育、金融、农业、工厂、旅游等众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远景。我国高度重视5G技术发展,在国家近期战略规划指导等重要文件中,均提出要积极推进5G产业发展,5G已成为国家战略的制高点。
摘要:以干线物流为应用对象,探索5G车路协同在货运自动驾驶中的应用。对5G技术特点、国家层面5G应用发展战略、5G车路协同在干线物流中的应用上风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5G车路协同平台架构进行了具体设计;最后基于干线物流的实际应用,从安全、节能、高效三方面设计了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应用场景与应用途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