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研究所所长):开启了全新的研究领域 以往被发掘的古文明水利系统,比如埃及和两河流域,都是修筑在干旱地区的,在中国江南地带这样的湿润地区发现这样的水利工程可能还是第一次。这个系统,从测绘到规划以及建造都是极有技术含量的。对于中华文明的研究,又开启了全新的领域。
李伯谦(夏商周中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这比海昏侯还有更大的科技意义 良渚发掘80年以来,不中断进展,这次水利工程的发现让我们对华夏文明的熟悉又大大向前了一步。300万平方米的王城,800万平方米的外郭城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水利系统,晋城物流 ,这是全世界已知的距今5000年前后的功能系统保存最完整的都城之一。在世界范围也是未几见的发现,从某种意义来�
3月11—13日,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19家科研单位的考古学、水利史及水利工程研究专家,应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邀请,来到杭州,召开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专家咨询会。经过3天的实地勘察与研究讨论,将中国水利史的开卷从“大禹治水”提前到了“良渚文明”,并进一步证实良渚社会已进进王国阶段。
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国际物流,是古人在与自然多难难抗衡中产生的一次头脑风暴。从洪水肆虐到人为地往“堙”(音同“因”,意为堵塞),“堙”而不成改为“通”,在古代学者们看来大概是鲧(音同“滚”)禹父子两人完成的创举。而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发现则告诉我们:在大禹采用疏导的方式治水之前,良渚先人们至少已经用筑坝拦洪这种“堙”的方式,与洪水周旋了上千年。
自80年前良渚遗址被发现以来,国际货运 空运价格,这块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一直带给我们非常多的惊喜。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量玉礼器被发掘,巨型建筑基址被发现;2007年,良渚古城被发现;2009年开始,水坝遗址陆续出土,这也让华夏文明有了同时期堪比埃及、两河文明的水利系统。
专家在鲤鱼山坝体勘察现场
2016-03-15 05:58:59 杭州网
夏商周中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在研讨会上激动地说,前段时间的海昏侯墓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但从科技、文明的角度来说,这个水利系统比海昏侯墓更为重要。
老虎岭坝体航拍图
良渚古城大型工程营建场景想象图
已有4700至5100年历史 开启史前水利考古研究的新领域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杭州新闻中心> 文体新闻
11条遗址构成完整水利系统 栾丰实(山东大学教授):有很多细节还要再发掘研究 这个水利系统修筑时间是没有异议的,但在功能性题目上,专家们大致觉得浇灌的可能性不大,最大的可能性是防洪和蓄水运输,但在细节上我们还是要进一步多考虑。比如发掘中发现的战国墓的建造,比如建造、使用、废弃这三个过程中,有很多题目现在还是问号。在未来要就这些细节进一步彻底发掘。 打破鲤鱼山坝体的战国墓葬 高蒙河(复旦大学文博学院教授):对这个“最早”要加强保护 从表述上来说,这个水利工程代表了大型堆筑结构水利工程的最高峰,也堪称巧妙利用自然条件修建水利工程的典范。比大禹治水还早了1000年,可以让我们对那个时候历史有了更清楚的熟悉。对于这个系统,一定更要增加保护,为未来发掘做预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