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数目3年压缩70%
建设11个现代化物流园区
据悉,淄博市专项行动分为三个阶段,力争通过3年攻关、2年巩固,将全市化工企业数目压缩70%以上,着力优存量、控增量,调布局、促规范,提门槛、强监管,推动全市化工产业实现集约集聚、安全环保、高端高质发展。
按照“四位一体、组群统筹、全域融合”城市工作思路,高出发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治理,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采,国际物流,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
推进淄博经开区大数据小镇、上海斐讯临淄大数据中心、黄三角物联网产业园以及卓创资讯、隆众资讯等专业园区、骨干企业建设发展,推动信息服务业实现新突破。
2017年7月,淄博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关于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老产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构筑“753”现代产业体系。其中,“7”是指化工、传统机械、建材、冶金、纺织、轻工、陶瓷7大传统产业,“5”是指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5大新兴产业,“3”是指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3大现代服务业。
四个边界关联片区融合发展
市五大园区是指市级层面重点推动发展的五个经济园区,分别是:淄博经济开发区,以装备制造、健康产业、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高端产业为主导;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重点发展休闲度假、医疗养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齐鲁化工区(一区四园),包含齐鲁产业区、金山产业园、湖田产业园、马桥产业园、氟硅材料产业园,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化工园区,咸阳物流 ,引领全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主城区南部区域,包含张店区、淄川区相邻的6个镇,加速推进建陶等产能精准转调,实施赤泥堆、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打造全市产业优化升级先行区;淄博新区,重点发展金融、商贸、企业总部、互联网等现代服务业集群,打造全市行政、商务、金融、文化、体育中心,以及宜居宜业新城和创业创新高地。
以塑造鲜明地域特色、鲜活城市形象、鲜亮文化品牌为主线,突出上风资源的深度挖掘、科学利用、有机整合,统筹推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努力增加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下一步,淄博将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轻型化的关键举措,突出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等三大主导产业,集中抓好年度投资270亿元的163个服务业重点项目,服务业占比达到47%左右,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比重达到50%左右。
报告明确提出,铁路运输 上海空运,淄博将强力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加快化工园区村庄搬迁,完成城市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的搬迁、转产和封闭,推动化工产业加速迈向集约化、高端化、绿色化。
做好“高、新、轻、绿”四篇文章
以建设新型产业化强市为突破口,突出以“四新”促“四化”,扎实做好“高、新、轻、绿”四篇文章,着力构筑“753”现代产业体系,切实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同时,还要抓好淄博新区商务中心金融街等现代金融聚集区建设,积极引进和发展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创投等现代金融业态,支持齐鲁股交中心、齐商银行、农商行做大做强,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
报告明确提出,淄博市将着力提升集约集聚发展水平,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统筹抓好市五大园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高、新、轻、绿”四篇文章是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方向。“高”即传统产业高端化,通过深进实施产业精准转调工程,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新”即动能培育新兴化,深度对接“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倍增发展;“轻”即产业结构轻型化,优化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和产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进步新兴产业在产业中的比重;“绿”即发展生态绿色化,加大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快产业低碳改造,着力构建高效、循环、低碳、清洁的生产体系。
大力发展聪明物流,加快建设11个现代化物流园区,着力打造物流强市。这11大现代物流园区分别是:传化金泰公路港物流园区、依厂物流园区、鲁中保税物流园区、齐鲁化工物流园区、海尔新星物流园区、远成物流园区、山东中汇公铁物流园区、乐物网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园、齐鲁煤炭物流园区、周村凤凰山物流小镇和鲁中现代综合物流产业集聚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