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吨智能VLOC“明远”号
纲要提出,构建完善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到2035年,高等级航道达2.5万公里左右,沿海主要港口27个,内河主要港口36个。推进一批国际性关键港站、全国性关键港站建设。其中,国际物流,在国际关键海港方面,要发挥上海港、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连云港港、宁波船山港、厦门港、深圳港、广州港、北部湾港、洋浦港等国际关键海港作用,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加快建设辐射全球的航运关键,推进天津北方、厦门东南、大连东北亚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纲要明确,推进交通与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交通装备制造业延伸服务链条,促进现代装备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强化交通运输与现代装备制造业的相互支撑;推动交通运输与生产制造、流通环节资源整合,鼓励物流组织模式与业态创新;推进智能交通产业化;推进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健全重点旅游景区交通集散体系,鼓励发展定制化旅游运输服务,丰富邮轮旅游服务,形成交通带动旅游、旅游促进交通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式。
据新华社2月24日报道,近日,中共中心、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提出了从2021年到2035年,我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远景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交通与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现代装备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强化交通运输与现代装备制造业的相互支撑。
纲要包括规划基础、总体要求、优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布局、推进综合交通统筹融合发展、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保障措施等6大部分。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过程、全周期绿色化,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不中断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明显下降,交通污染防治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现北斗时空信息服务、交通运输感知全覆盖,智能船舶等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基本形成陆海空天立体协同的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体系;多式联运换装1小时完成率达90%以上。
洋山港/来源:新华网
2018年,“天恩”号首次出征“冰上丝绸之路”
纲要提出,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强化国际航运中心辐射能力,完善经日韩跨太平洋至美洲,经东南亚至大洋洲,经东南亚、南亚跨印度洋至欧洲和非洲,跨北冰洋的冰上丝绸之路等4条海上国际运输通道,保障原油、铁矿石、粮食、液化自然气等国家重点物资国际运输,拓展国际海运物流网络,加快发展邮轮经济。
海上搜救演练/来源:厦门海事局
纲要提出,完善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统筹陆域、水域和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建设多层级的综合运输应急装备物资和运力储备体系;建立健全行业系统安全风险和重点安全风险监测防控体系,强化危险货物运输全过程、全网络监测预警。返回首页
到2035年,智能船舶要达世界先进水平
2021年02月25日 14时 中国船舶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