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洋情报咨询公司Sea-Intelligence写道,由于全球港口拥堵和运力不足,2021年停靠港口延误两周以上的集装箱船数目,超过了过往8年的总和。
并补充说:“假如我们不切实际地假设不再有船只配备洗涤器,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12个月期间,航运公司一年多的收益将略低于12亿美元。”
另外,据Sea-Intelligence分析,尽管越来越多的船只配备了洗涤器并且可以使用廉价的重质燃料航行,但集装箱运输公司正从燃油附加费中赚取可观的收进。在未来12个月内,燃油附加费的收进将接近12亿美元。
“在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底期间,由于逐步安装洗涤器,航运公司的BAF 累计净收益超过7亿美元。”该分析公司写道
收进的增加是在承运人花了几年时间减少运力的时候出现,现在看到了连锁反应集装箱和船只短缺,而不可预料的事件,例如3月底苏伊士运河的封闭和华南主要港口盐田封闭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瓶颈和延误。越来越多的托运人抱怨价格高但服务差,而集装箱航运公司的业绩却创下了纪录。
新冠肺炎大流行后,美国和欧洲逐渐重新开放,引发了对消费品的巨大需求,特别是从亚洲到美国的地区。
今年前五个月,跨太平洋航线共有545艘船舶延误超过14天,从亚洲到欧洲的类似延误的船舶数目达到144艘。
高涨的需求和高昂的运费为全球航运公司创造了可观的收进,更具体地说,国际物流,假如燃油附加费在未来12个月内保持在当前水平,可使航运公司的年营收增加12亿美元。燃油附加费,也称为燃油调整系数 (BAF),旨在考虑燃油价格的波动。
该咨询公司,分析了从亚洲到北美和从亚洲到欧洲的主要贸易航线的总体延误情况,这些航线的巨大需求和运力不足给供给链带来了压力,并使运价保持在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燃油附加费的额外收进目前对集装箱航运公司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
集装箱市场的这种极端局面,不仅仅是受到苏伊士运河堵塞和中国华南主要港口封闭等事件的影响。
分析公司Sea-Intelligence调查了航运公司的BAF附加费,这些附加费在 2020年1月1日生效的IMO2020限硫令要求出台之前进行了广泛修订。这是为了适应预期更昂贵的低硫燃料的额外本钱。
▍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收进
Sea-Intelligence每周报告指出,相比之下,2012年至2020年期间跨太平洋航线仅有388艘船舶晚点两周以上,而亚欧航线8年间有69艘船舶定期晚点超过两周。
Alphaliner的一项分析显示,全球大型的五家集装箱航运公司——COSCO、HMM、Yang Ming、 Wan Hai、Evergreen,在2021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超过了它们在2020年的总和。
来自Vespucci Maritime的分析师Lars Jensen估计,集装箱市场的上升势头可能会持续到2024年,届时即将到来的新集装箱船将下水。
▍在创纪录的一年中,燃油附加费为集装箱航运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与此同时,国际货运 空运价格,越来越多的船只配备了洗涤器系统,使它们能够继续使用便宜得多的传统重燃料航行。
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马士基第一季度实现利润27亿美元,与2020年29亿美元的全年利润几乎持平。
总的来说,这意味着随着油价的逐步攀升,高硫燃料和低硫燃料之间的价差增加,航运公司就能从中获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