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一年,是全区勠力同心、集中气力应对疫情、汛情的应考之年。我们抗疫情、战汛情、保稳定,极大限度的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复工复产有力有序。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严格落实支持企业发展各项扶持政策,拨付扶持资金超1.5亿元,惠及中粮生化、赤湾物流等70余家企业。疫情期间,为中小微企业承租禹投团体经营性用房减免租金超过800万元。为675家中小企业减免社保2亿元。发放就业奖励资金1000万元,解决企业用工2500余人。围绕老城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争取中心预算内资金4000余万元,抗疫特别国债超过1亿元,中心特殊转移支付9500余万元,有力保障了疫情期间社会经济平稳发展。
筑牢防疫防汛双防线。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前所未有,我们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力投进疫情防控工作。医护职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各条战线工作职员闻令而动,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守看相助,同心抗疫。全面落实“十个一律”防控举措,实行小区、楼栋全封闭治理,开展流调2000余人次,核酸检测3.5万余人次。设立发热门诊4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4个。率先推动6个农贸市场户外划线经营,“七个一”治理模式全省推广。拨付疫情防控经费2800万元,强化防控物资保障,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众志成城迎战洪水,打好抗洪救多难保卫战。组建应急抢险队伍47支,1200余人上堤巡查防守,海运报价 国际快递,荆山湖行蓄洪区第9次开闸蓄洪。投进资金3000万元,全力做好受多难群众的安置救助和生产恢复工作。
各位代表:
刚刚过往的2020年,是禹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重大汛情的双重考验,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一份中心放心、百姓满足、可以载进禹会发展史册的优异答卷。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6亿元,增长6.2%;固定资产投资8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亿元;进出口总额8.2亿美元,占全市38%,增长10.8%;规模以上产业增加值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进39178元,增长7%;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进16883元,增长9%。
区长 陈常林
过往一年,是经济爬坡过坎、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年。我们着力稳增长、转方式、促提升,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2021年1月11日在禹会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上
产业经济企稳向好。蝉联省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区。扎实推进产业攻坚年行动,新增规上产业企业15户,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户。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24亿元,增长18%。佳先股份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新三板精选层企业,获批国家绿色工厂,与天润化工共同晋级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方阵商砼获省预拌混凝土企业20强,与创业机电并肩挂牌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专精特新板”。丰原团体获批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省技术创新中心,与八一化工携手进围省民营企业百强。玻璃设计院获评省产业和信息化领域标准化示范企业。星联智创成功申报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与中科大先进研究院共建等离子体应用技术联合实验室落地。产业集聚发展初具规模,以帝晶光电、顺隆光电等为代表的高端触控显示模组项目,以友荣胜通讯等为代表的手机主板贴片项目,以贵恩电子、越湾智能等为代表的整机制造项目相继签约落地,智能终端产业链逐步完善。
一、2020年及“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