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正与数字化擦出火花 -澳洲空运

 海运新闻     |      2021-09-08 03:32

从单纯的制造业逐渐转变到智能制造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服务商,5G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为南京船配插上了创新的翅膀。在数字化转型初见成效的基础上,南京船配结合5G应用规划企业未来,整合经营订单、生产计划、技术工艺、质量检验、物流发货等信息数据,搭建业务信息平台,以数字流映射业务流,实现制造过程及质量数据实时采集、分析、决策及反馈治理的闭环治理机制,海运费打造门户网站及移动用户端电子商务平台,终极实现打造科技颜值聪明于一体的绿色智能工厂的目标。

当车间里的每一个引擎、每一个开关、每一个智能生产设备都由传感器赋予了产生数据的能力,实时传送到平台,这就形成了一张从单台智能机器、生产线、车间到产业物联网的数字化网络,有效促进生产流程和治理的智能化升级。


正与数字化擦出火花
-澳洲空运


传统制造企业焕发新生机,得益于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要动力。智能制造不仅进步了生产效率,而且对产品设计、制造、物流等环节都进行了智能化再造,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基础。这也是南京船配能够实现“换道超车”的重要因素。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机会蕴躲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中。在这条跑道上,中国智能制造企业有成为领跑者的机会。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风起云涌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机遇不收留错过。2015年,在深进开展“学川崎”活动中,南京船配总经理鲁宏就提出了通过信息化提升企业软实力。以信息化先行为切进点,推动工艺标准化、治理精细化及生产自动化建设。
加强产学研联合创新、联合高校科研立项、携手上游供给商......南京船配正在致力打造一个从产品的设计制造到服役过程的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控服务平台,不中断完善正在形成的上下游生态圈。

 



“除了对生产进行监测外,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收集每个产品的工艺参数,让数据赋能我们的智能制造。”南京船配副总经理戴魏魏说。在这块电子屏幕上,实时进库数目、实时工时消耗、产品质量合格率等重要工艺数据实时显示,一目了然地记录了南京船配本月高效稳产的情况。
随着新一轮信息产业发展和全球制造业逐渐由单一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相融共生、协同发展,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通过横向整合产、供、销业务信息系统,纵向集成生产制造流程,南京船配实现了“作业直接到工位、工艺直接到设备、数据直接到治理”精益生产场景,重构了“产销协同-数字流贯通”的生产运营体系,数字工厂初具雏形。
有人说,智能制造就像一艘大船,从设计、生产、检测、装备、物流等各个环节协同发力,才能使这艘巨轮行稳致远。发展智能制造是一次为全产业链深度赋能的机遇,只有牢牢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实现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才能真正为制造业插上新一轮腾飞的翅膀。


工厂上“云” 思维之变引领生产之变

来源:中国远洋海运报

自2015年以来,南京船配积极践行川崎治理模式,逐步实现制造装备的智能化升级、生产,进步生产效率;以低能耗、无污染、低噪音的绿色环保方式改造传统热加工成形模式,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机加工智能单元的点状试验,研究推广生产线建设应用;构建基础网络通讯环境,研发引进专用智能生产装备,搭建并集合MES系统、设备集成系统、ERP系统,按照“定产品、定工艺、定设备”,构建智能生产线的思路,完成了15台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智能生产单元建设,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海运报价 国际快递,建成了全球领先的低速机气阀制坯车间,被评为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


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南京船配肩负起了实现船用低速、中速气阀产品国产化产业化的使命;今天,探索出制造企业数智化创新变革的成功之路,是南京船配在振兴民族产业征途中的全新使命。
中国智造 未来可期
如同智能工厂的“最强大脑”,由南京船配自主设计搭建的数据平台,为整个生产现场的数据、综合产量及设备作业,实现横向贯通、纵向比较、实时检测和智能预警,通过对数据的采集、仿真、分析、反馈,从而成为生产治理、产品研发、辅助决策的“扫描器”“分析仪”“指南针”。


在南京船配智能工厂数字监控中心,一块大屏幕上的实时数据不中断变化着,屏幕的一角显示着智能装备当前的作业状态......在这里,整个车间不同生产工序的实时监测画面一目了然,技术职员根据监测情况对生产流程进行整体调度、对质量波动进行实时干预,保证全流程的稳定高效生产。
说起在船舶设备配件制造车间里的工作场景,印象里大多是叮叮当当、手工操纵的体力活;如今,在宽敞整洁的南京中远海运船舶设备配件有限公司(简称南京船配)的智能车间里,技术职员手指轻轻一点,操控智能生产设备,就可以完成从产品接单、生产计划、工艺、作业、检验,到进库、物流的整个流程。车间,这个传统制造业里最基本的单元,正与数字化擦出火花。

8月23日-25日,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展览会在重庆举行。在本届智博会的产业互联网展区,简洁明净的数字化车间成为“吸睛”之处。如今,数字技术与智能制造就像动力强劲的双引擎,引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作为一家有着51年建厂历史的传统制造企业,中远海运重工旗下南京中远海运船舶设备配件有限公司(简称南京船配)近年来抢抓智能化发展新机遇,创新信息技术研发,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在“数”“智”双引擎的推动下,驶进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然而,对于一祖传统制造企业来说,如何让制造生产与大数据形成连接,让工厂上“云”,是南京船配在数字化转型路上面临的首个题目。


智能工厂的“最强大脑”
智能制造不是简单地以机器代替人工,同样,做成一个产品、一个项目,也不能说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鲁宏和他的领导班子意识到,只有建立一个开放的多边交互共创的共享平台,打造上下游生态圈,才能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国制造走上最高端。

“数字化转型是趋势,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必须兼顾企业效益稳固推进,所以一开始我们就从一个小项目、小模块开始尝试做起。”以鲁宏为首的公司领导班子坚定信心,迈出南京船配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于是,技术工人化身“码农”在车间里写代码,开启信息技术研发;从框架设计到流程梳理,每个表单、每个数据的定义和录进领导班子和部分长都亲力亲为。随着一个个项目的成功,不仅坚定了南京船配数字化转型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让员工真实感受到了数字化带来的便利,主动拥抱数字化、参与数字化建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