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武当山机场一次次摆脱成长制约、一次次创造发展奇迹的动力源。
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出行愿看,武当山机场抢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一系列高科技、智能化的设施设备应用在机场的各个领域中。当前,十堰武当山机场国际航站楼项目正按照打造“四型机潮标杆如火如荼建设中;”全流程自助“服务,自助行李托运、安检人脸识别、二维码登机和聪明停车场陆续亮相;“当当”智能云机器人上线,为武当山机场增添更多科技智能元素,配备了行业目前最先进的智能云端大脑,提供航班动态查询、服务信息咨询、实时定位与舆图导航等功能为旅客出行提供便利;飞行区治理部分运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飞行区除草,工作效能大幅度得到了提升。
此前,武当山机场基本依靠电话方式对每个离港航班进行时刻申请。由于机场地处鄂渝陕豫交界之处,周边空域纵横交错,协调难度极大,仅一个航班的进离港管制员需拨打五个电话,这给管制员带来极大工作负荷,空域繁忙时还会造成出港航班延误,影响机场运行效率和旅客出行体验。
十堰武当山机场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孟辉告诉记者,机场开航以来,旅客吞吐量和航班起降架次齐头并涨,实现了高速发展。为改善航班起降条件,优化飞行程序,进步空域利用率,确保机场运行安全稳定,机场于2018年正式启动了次降仪表着陆系统建设项目,在次降跑道建设I类仪表着陆系统,配套将现有简易灯光系统进行改造为720m进近灯光系统。由于次降方向场外地势落差较大,国际物流,传统铁塔结构助航灯光系统需跨越两道深沟和一座山丘,工程实施难度较大,最外侧铁塔与新建市政道路位置重合,难以推进实施。
2021年2月9日,武当山机场迎来值得载进创新发展史册的重要一天。其自主设计、自主创新的产品——机场助航灯系统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该助航灯光装配式钢桥工程充分鉴戒民航业和公路行业成功经验,在国内首次采用公路钢桥设计理念,其灯光连廊结构,在结构跨度、铁塔高度和结构型式等方面,均开创国内外机场建设的新纪录。
民航资源网2022年3月23日消息:今年初,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民航局印发了《聪明民航建设路线图》,一个对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进行数字化处理、智能化响应、聪明化支撑的新民航正展现在我们眼前。
2021年3月11日,十堰武当山机场新建次降仪表着陆系统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跨度最大、长度最长、塔高最高的助航灯光连廊结构,不仅能大大进步武当山机场的服务保障能力,也将为国内机场灯光系统提供全新的“武当山机场方案”。
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迅猛发展,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城市边际快速扩张,机场净空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空间矛盾日益突出。
2021年10月29日,十堰武当山机场协同放行系统(ZHSYCDMV1.0)被正式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安装协同软件后,机场放行正常率提升至86.03%,同比提升12.57%。
机场助航灯光首次采用公路廊桥理念
为破困难、解困境,一种新型、高效和智能的航班放行申请方式应运而生,2019年机场采购安装了协同决策系统(CDM),实现了航班放行效率质的飞越。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敢闯敢试的武当山机场人鉴戒公路钢桥设计经验,尝试采用一种新型装配式灯光带钢桥方案,即将灯具安装在“人行天桥”上,摸索出一条独特的创新之道。方案由民航目视助航专业设计职员提供结构物平台的标高、长度、宽度、纵坡等基准设计参数,桥梁专业设计职员根据相关技术指标进行结构设计,共同配合完成。新型连廊结构,在建设投资、后期管养维护、灯具检验等方面,均较传统铁塔结构有较大上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