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非常关注残障人士的需求,各级残联建立了逐日通报制度。”上海市残联副理事长刘骏表示,对确有需求的居家养护重度残障人士,将协调专业职员继续上门提供服务。
上港团体还推出集装箱“陆改水”服务,集装箱可通过小船运至洋山港区或外高桥港区,有效疏解了公路运输的压力。
不叫苦,不喊累。半个月来,长宁区虹桥新城党总支书记朱磊经常从清晨忙到第二天凌晨,装卸物资、分发食品、配送药物。
目前,在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江桥批发市场和浙江平湖市、江苏昆山市都设立了生活物资保供中转站,通过闭环式、“无接触”物流,畅通物资运输。截至4月22日,在各方支持下,建立“上海—昆山”通行机制,按照“定人、定车、定点、定路线”方式运行,累计挑唆物资1.39万吨;平湖中转站累计挑唆物资2018.7吨,昆山中转站累计挑唆物资2180吨。
上海金山区和浙江平湖市两地警方建立“专属绿色通道”。“我们靠前一步,主动核验,减少进沪保供车辆等待时间。”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交警支队兴塔检查站负责人王潘唯说。
目前,上海已建立帮助老人、妇婴、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的应急特需保供机制。
加大中转,安全运输——
“菜不好买”“快递发货慢”……受疫情影响,铁路运输 上海空运,上海的快递、外卖行业一度面临较大压力。各方出政策、添人手、加车辆、拓网点,尽快买通物资保供“最后一公里”。
《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24日 01 版)
奉贤区推出“满天星便民超市”计划,解决社区保供配送“最后一百米”题目。“星管家”是“满天星便民超市”的志愿服务者。南桥镇正阳社区“星管家”何冰告诉记者,正阳社区共有3个居委会、12个小区,“星管家”们建立了12个群,群里共有4000多人。青村镇青韵社区首创满天星超市活动车服务,向居民售卖日用必须品、蔬菜、水果等基础生活物资。
努力送好到家门口“最后一百米”
努力买通抵达小区“最后一公里”
眼下,上海的疫情防控处于较劲、爬坡的关键时刻,各级各部分固然付出了艰苦努力,但生活物资在各个区的供给情况还不平衡,所供物资在数目、种类、质量等方面与广大市民的需求相比还有差距。上海市委和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活物资保供,各级各部分将继续携手合作、克服困难,尽最大努力保民生、解民忧,为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先容,建立“满天星便民超市”,为的是满足疫情封控期间三方面需求:一是基本生活物资的集采集配;二是奶粉、尿布、常用药等特殊物资的代配代购;三是加大对社区困难人群的关怀帮扶。
志愿者们无私奉献——
优化流程,快速通过——
从小区门口到居民家门口,这“最后一百米”虽不长,但要将成千上万份物资精准发放给千家万户,需要靠手搬、靠车拉、靠肩扛,广大社区干部和志愿者承担起这份重任。
物资保供,首先是加大供给。各部分多措并举,努力畅通进沪物流“大动脉”。
倾心庇护重点群体——
“上海有需要,我马上就报名了!”4月15日,来自湖北武汉的李顺和37名快递员乘上大巴,直奔上海。与李顺等人一起援沪的,国际货运 空运价格,还有京东陆续从全国调集的4000多名快递员、分拣员。
为维护港口畅通,上海港提前安排2.5万名员工在港区封闭式治理,交通运输部也成立工作专班,重点港航企业建立天天调度机制,保障粮食、能源、化肥等重点物资运输。
上海贸易节点网点逐步增加,人力运力逐步恢复。4月20日,金山区达到社会面清零目标,枫泾镇32家便利店恢复线下营业;朱泾镇在开放10余家大中型超市基础上,全镇20家便利店恢复营业,新华书店开始线上营业;高新区建立10个抗疫保供惠民驿站,覆盖辖区10个村(居),解决生活物资集采和配送间隔长的困难。美团买菜相关负责人先容,各大品牌直发美团买菜的商品总数已超过200万件。截至4月22日,上海市各主要贸易业态恢复营业的节点网点达到4032个,总上岗人数5.65万人。
面对职员缺口,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物资保障专班提出,支持保供企业充实新的保供职员,答应非涉疫原因被封控在小区的快递员回到岗位。各企业纷纷响应:饿了么等发动符合条件的本地员工尽快返岗;麦德龙等商场从多地调集气力;上海邮政快递企业日均保供车辆增至1300多辆……
千方百计支援——
男女老少齐上阵。如今,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与社区干部并肩作战。目前,这支社区志愿者队伍已达14万人。
针对母婴产品购买难,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物资保障专班把母婴产品列为重点保供事项,加强保障。同时,梳理出一批母婴用品保供企业,加快办理车辆通行证。
努力畅通保供物资进进上海渠道
基层干部勇挑重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