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港投团体川南港务公司传来好消息:自往年11月,四川首个5G聪明港口项目——宜宾港5G聪明港口一期一标段上线试运行以来,通过港口集装箱作业治理系统、集装箱智能闸口系统及港口业务大数据可视化系统的综合运用,港区作业质效大幅提升,人工本钱明显下降,节能降耗初见成效,更好地服务了川货出川出海、助力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体化运营中心负责人代鹏先容:“天天港区的泊位还剩多少个?天天进出货量是多少?堆场有多少货?都可以在一张大屏前一目了然。”一体化运营平台未建成前,各个港口需要定期将相关数据上报到相关职员手里,工作职员再进行核算、汇总,耗时耗力,现在大家坐在一张显示屏前就可以操纵整个港口的各方面数据,更加便捷。
近两年,川南港务公司刮起的第一阵风,就是基于“5G”技术的“数字化东风” ——港口一体化运营信息化平台。
助力港口一体化运营
乐山港逐步打造成为成都平原重要出海港,重点服务四川省重大装备制造的重大装备关键港。
据先容,川南港务公司港口一体化运营信息平台运营的基础是各大港口的信息采集、分析、应用,以及从川南港务公司向各大港口进行数据指令的分发。需要采集的数据主要分为三大类:基础数据、作业数据、经营数据。
“不破不立,要打破以往各自为战的发展模式。”欧阳说,川南港务公司的业务目标是牢牢围绕四川港投团体“一载体、四平台”战略布局,紧扣服务四川开放发展,以“构建一个体系、发展三大主业、聚焦六大临港产业、支撑两大平台”为战略引领,立足川南,全面参与四川东向南向开放通道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着力提升港口、物流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成为区域领先、行业一流的港口运营商、综合物流服务商、集整型园区资源开发商,实现“港通天下、物达天下”。
恶性竞争的题目解决后,该公司还意识到:三港缺乏同一的信息化建设,各港口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各系统之间独立运行、缺少信息连通,业务数据分散存储、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无法提供同一的数据分析和业务治理能力。
一组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川南港务公司完成营业收进25.02亿元,完玉成年预算目标的25.02%;完成外贸收进4.72亿元,完玉成年预算目标的47.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25万标箱,同比增长50.79%,其中外贸箱量1.43万标箱,同比增长15.89%;完成货物吞吐量约99.87万吨,同比增长20.11%。
川南港务公司是四川省港口整合之下的积极产物,不仅是“物理整合”,借助数字化的东风,四川港口整合“化学”效应也进一步得到凸显。
简单来说,三港一体化,从装卸工作、生产设备、数据采集、任务发放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同一治理和运营。
“当有需要人工操纵完成的任务产生时,系统将通过系统内部,或者微信、短信的方式将任务信息推送给对应的用户;用户在收到提醒信息后,可以及时处理需要完成的工作内收留。”。
三港协同发展
三个港口发展至今,已逐渐形成各自上风和职能定位。泸州港立足川南、联动成都、服务德绵,重点服务成都经济区,稳步支撑四川外向型商贸经济发展的全程商贸集装箱关键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