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提马来语;而货车司机多为外劳
-沙特阿拉伯航空
海运新闻 | 2022-07-08 01:29
巡检员在进行巡检工作时,按规范佩戴电子记录仪,检查到设备重点部位,通过扫描定点二维码进行登记,确保关键设备部件巡查到位。巡检全过程记录,数据存档4周,由专人保管,有效提升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完好率。
未来,马来西亚关丹港将继续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结合自身实际,海运费,将数字化治理全面推广到各个领域,不中断推进港口综合能力提升,打造聪明化、信息化港口。

今年以来,马来西亚关丹港无人(自动)地磅、安防门禁(车辆)货物进出港一卡通、巡检电子记录仪已在关丹港完成测试并正式启用,关丹港港口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再上台阶。目前,马来西亚关丹港已全面上线使用MTOS(多功能码头生产作业系统)、SAP(综合行政治理系统)、IJM Workplace(IJM协同工作平台)等信息化治理系统。
港口装卸机械巡检是设备治理的主要工作之一,巡检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完好情况。
过磅一个简单的动作,在无人(自动)地磅投用之前,是港口治理环节的困难。
关丹港是非常典型的多语言工作环境港口,客户多是中国籍的员工,不少不谙英文,更别提马来语;而货车司机多为外劳,多操马来文,工作中日常沟通堪比联合国。
来源:北部湾港团体
为了给人、车、货进出港区创造一个更安全、便捷、高效的环境,关丹港港区货物及行政通道应用非接触式智能IC卡,一车一卡,一人一卡,对进出港的车辆职员进行自动识别治理。同时,兼顾公司员工的考勤功能,通过门禁刷卡,系统读取员工姓名、考勤时间、考勤地点等情况。整个港区一卡通系统同时预留功能的扩展性,为之后更广泛的信息化系统应用创造条件。
港区一卡通是关丹港的一项重大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依托信息化平台,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与无人(自动)地磅系统联通,实现货车、司机、货物数据采集一体化,货物进出库数据电子化、治理数据统计智能化,推动了货物进出港监视治理模式向现代信息化治理转变。
无人(自动)地磅的建成投进使用后,司机仅需根据红绿灯的指示,进行简单的刷卡动作,货名、提单号、重量、车次等信息均自动采集天生,15秒就能完成计量称重。
目前全港共有4台无人地磅投进使用,这些地磅不再配备司磅员,只需一个控制员在集控室就能承担全港所有地磅的监控治理,大大降低人力本钱,进步货车进出效率,提升了经济效益。
为解决设备运行过程中巡检工作质量不高、巡查不到位的题目,新深水港区引进了穿着式电子记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