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在第11至14位之间
-德国海派
海运新闻 | 2022-07-11 17:12
01全团体实现营业收进超过320亿元,名列第5
在册职工人数
在册职工人数名列第10
四、团体供给链业务通过开发新货种,开展新业务模式,在神华国能珠海港务码头的进港卸船总量首次突破100万吨,供给链业务为珠海母港聚货成效明显。
2021年主要经济指标
劳动生产率名列第4
2021年,得益于我国对疫情较早的有效控制以及内外部 需求的增长,港口行业整体呈现稳步复苏的态势,但仍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全球供给链紊乱、国内集运市场运力大幅下滑等挑战。面对复杂严重的国内外环境,珠海港团体秉持“以港为基、相关多元;是非结合、盈缺互补”的发展思路,围绕“港航物流、新能源”双主业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加强要素集聚整合,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团体实现营业收进超过320亿元,名列第5;全团体完成货物吞吐量1.42亿吨(同比增长2.55%),名列第14;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5.5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4.53%),名列第13。此外,每货物吞吐吨创造直接价值和每货物吞吐吨创造综合价值均名列第3、劳动生产率名列第4、主营业务收进名列第6、在册职工人数名列第10,且营业收进、主营业务收进、在册职工人数、每货物吞吐吨创造直接价值和每货物吞吐吨创造综合价值等5项指标增速名列第一。此外,资产总额、净利润、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指标亦均实现了快速增长,排名在第11至14位之间。
5项指标增速名列第一
四、兴华港口大力拓展风电设备业务,设备货量同比翻一番,并创造了全国纸浆单船卸货效率新记录,用优秀的业绩维持了全国纸浆业务第二大基本港的上风地位。
近日,中国港口协会发布“2021年全国主要港口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对全国27家主要港口企业的营业收进、净利润、资产总额、货物吞吐量、劳动生产率等14个经济指标进行了统计排名,珠海港团体多项指标名列前十,5项指标增速名列第一。
04每货物吞吐吨创造直接价值名列第3
来源:本日珠海港
一、本着“以港带航,以航促港”的初心,航运板块加快新船投进和江、海运输业务的拓展步伐。2021年,自有总运力规模发展至30万吨,控制运力近150万吨,同比均增长50%。在西江共开通26条驳船快线,布局近50个支线网点,同步开展长江水上运输业务。2021年完成货运量 1174万吨,同比增长25%。
三、高栏欧港二期仓储项目顺利通过交工验收,2021年完成纸浆卸船量58万吨;环通物流园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新能源主业方面
着力提升“以投促引”工作力度,推动旗下通裕重工、天能重工、秀强股份等A股上市公司及其产业链客户在珠海落户、集聚,助实现“依港兴产、以产促港、港产联动、跨越发展”和“港兴、业旺”的目标。目前,上述三家上市公司已在珠海投资设立了5家新能源产业相关企业,总认缴出资额12亿元。
进进2022年,珠海港团体一方面勇担重任,果中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实现港口平稳运行,助力珠海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另一方面,以“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为抓手,践行四大发展战略,走稳走实“港航物流+新能源”双主业成长之路,为打造华南国际关键大港和全国一流的新能源产业集群而不懈奋斗。
二、新增5条多式联运通道,铁路运输
上海空运,对接国家绿色交通战略。目前海铁联运通道线路已从2016年集装箱海铁业务开拓之初的3条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30条,覆盖粤西、湘南、广西、云南等地区,强化了珠海港的中转核心地位。2021年,完成涉铁集装箱业务量5.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9%。

每货物吞吐吨创造直接价值
每货物吞吐吨创造综合价值名列第3
每货物吞吐吨创造综合价值
六、成功开创物流总包业务模式,助推“北材南运”业务稳定增长,全年累计完成北材南运钢材班轮50航次。
航运物流业务方面
一、实现高栏国码二期正式对外开放,增加外贸通过能力300万标准箱,高栏国码获得中国港口协会年度内贸集装箱吞吐量超110万标准箱码头和船舶装卸效率均匀每艘时超100自然箱集装箱码头的称号。
0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5.54万标准箱,铁路运输
上海空运,同比增长14.53%,名列第13
02全团体完成货物吞吐量1.42亿吨,同比增长2.55%,名列第14
主营业务收进
三、港弘码头正式进进到珠海港股份公司的港口体系中,未来将与西江和长江的港口形成更为紧密的协同效应。
二、携手广东省港航团体,推动琴澳港口功能协调与产业联动,助力粤澳深合区建设;洪湾国码成功实现“洪湾-蛇口”航线的“一港通”通关服务模式,实现洪湾港到蛇口港之间的物流协同和“两港合一”。
港口生产业务方面
珠海港作为国家综合物流运输体系中的重要关键和沿海主要港口,是粤港澳大湾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珠海市融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珠澳合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临海产业的重要基础。作为以港口航运、物流等产业投资、建设与运营为主业之一的市属国企和推动珠海港发展的主力军,2021年,持续优化实施“双轮驱动战略、西江-长江联动战略、物流中心战略、聪明绿色战略”,夯实港航物流产业链基础,服务实体企业扬帆出海,同时内生外延并举,构建新能源产业链。
营业收进
主营业务收进名列第6
五、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中拉经贸等合作项目。珠江钢管尼日利亚钢管项目、中远海特设备和集装箱模块出口乌拉圭项目等30余个涉“一带一路”出口业务的顺利完成,继续为全市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支点贡献重要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