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要想吸引物流企业 -EMC海派

 海运新闻     |      2022-08-09 04:33
近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增长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底。《措施》指出,深圳将全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建设,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周边城市港口资源,构建与深圳港一体化的便捷通关模式,2022年新增组合港点位8个。支持开展“水水中转”,对2022年达到“水水中转”指标的集装箱港口企业,按吞吐量给予每标准箱5元补助。

4月12日,靠泊在钦州港大榄坪作业区5#泊位的集装箱班轮进行装箱作业,一批汽车配件集装箱被缓缓吊进船舱,预备运往泰国。在“抵港直装”作业模式的加持之下,该集装箱放行后从进进卡口到装船,仅用时90分钟,较之前压缩中间物流环节12个小时。

针对疫情影响,曹妃甸港口物流园区成立工作专班,了解相关企业项目建设情况,及时为企业办理运输通行证,有效保障我国能源、矿石等重要物资和原材料的运输畅通。
 

 要想吸引物流企业
-EMC海派



“目前,全国重点港口航道畅通高效,运输平稳有序,主要指标整体稳中向好。”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说。
拓宽航线 强筋壮骨



不只在福建,山东港口渤海湾港5月份集装箱单月吞吐量首次突破5万标箱,上海港单日集装箱吞吐量目前已回升至疫情前水平,中山港上半年码头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6.4%……从北到南,我国港口千帆竞发,尽是一片勃勃生机。港口是反映对外贸易情况及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6月份,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4.3%,各地港口物流保通保畅继续推进,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外贸保稳提质夯实了基础。

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4亿标箱,同比增长3%,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超过8500万标箱,同比增长6.1%。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5.8亿吨,其中内贸吞吐量增长0.5%。
7月22日上午,“城春”轮(VICTORY VOYAGER)顺利挂靠南沙二期码头,标志着日韩-南沙-越南海防线JKH正式首航广州港南沙港区。该快线的开通进一步满足广大客户进出口东南亚以及东北亚的需求,提供新航线服务、新目的港选择,以及更便捷、可靠的港口服务。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职工走进龙门吊培训班,成为“准”女司机,而这就是技术变革赋予港口新生动能的一个缩影。
黄海岸边,巨大的轨道吊咆哮往返,各色集装箱被正确抓取,分选到一辆辆无人驾驶的导引车上……热火朝天的景象中,作业区现场却见不到一名工作职员。


截至6月底,“国际物流纾困服务”已经实现17家船公司舱位可订,累计争取到纾困舱位近5万标准箱,完成纾困订舱箱量超“万箱”,为外贸企业节省费用上百万元。

疫情影响之下,我国港口运行的复苏回热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一系列帮扶政策纾困解难。
在宁波船山港梅山港区,浙江省海港团体首位龙门吊女司机田萍武正坐在远程控制室里,眼盯屏幕,手控手柄,熟练地完成着集装箱装卸作业。聪明化码头的建设,不但改变了以往司机在数十米高空操控室里坐到腰酸背痛的工作方式,也破除了行业的“旧观念”,让女职工也能参与龙门吊装卸作业。
精准帮扶 纾困解难
技术赋能 提速增效


7月23日,随着“地中海艾达2号”轮缓缓驶离天津港码头,天津港“地中海东南亚航线”正式首航,这是7月份以来,天津港开辟的第三条“一带一路”及RCEP新航线。今年以来,天津港提速京津冀区域与RCEP成员国航运贸易交流,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津港气力”。
浙江省海港团体积极发挥“四港”云平台的物流公共服务属性,增强物流资源协作与交易的便利度,开发“物流管家”“国际物流纾困服务”“公铁水内贸货运网络”等多个应用场景,实现“货畅其流”的目标。针对中小外贸企业签约难、运价高等题目,平台提供“物流纾困平价舱”,打造“自主订舱、即订即得、全程运输”纾困服务,减少中间加价环节,缓解运价高企现状,降本增效助企纾困。
7月20日,六台新定制的自动化轨道吊(ARMG)在福州港江阴港区5#泊位上岸落轨,正式拉开福州港江阴港区自动化码头建设序幕,标志着福州港江阴港区集装箱生产作业“聪明闸口+ARMG+5G智能传输”的自动化时代即将开启。
来源:中国水运网



“聪明化、智能化为我们的港口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助力。”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相关负责人说,全自动化码头已实现5G信号全覆盖,氢动力轨道吊采取5G传输,满足产业传输要求,技术应用更灵活。尽管整个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的人力减少80%以上,但作业效率却进步了30%以上。

深圳港不中断提升物流供给链和快速通关效率,吸引众多船公司不中断投放新航线,保障了深圳外贸产业链供给链稳定畅通,助力深企产品走向全球。截至5月底,盐田国际、招商港口、大铲湾码头增开国际班轮航线累计27条。




另一方面,全自动化码头大大减少了人工与货物的接触,有效降低了疫情传播的风险,为山东港口青岛港作业稳定提供了重要助力。数据显示,国际物流,今年上半年山东港口青岛港外贸集装箱量增幅达8%,实现难能可贵的稳健增长。

6月,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均匀值为3228.37点,较上月均匀上涨3.5%。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上海港恢复情况良好,支持出口市场保持向好态势。
“通过推进自动化项目建设,持续提升码头生产作业效率和设备智能化水平,推动港口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充分开释码头作业能力,将为江阴港区打造国际一流深水大港建设不中断增添新动力。”福港集箱相关负责人表示。

福建厦门港,当下正是一派热火朝天的作业景象。岸边,桥吊不中断抓取集装箱,对讲机中传来此起彼伏的调度口令;水中,满载的巨轮往返穿梭,装卸各式各样的货品。今年上半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达598.84万标箱,同比增长1.44%,其中外贸箱同比增长6.02%,再度刷新纪录;6月份单月首次突破110万标箱(达110.97万标箱),创下厦门港单月集装箱吞吐量历史最好成绩。
今年以来,浙江省海港团体主动作为,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创新应用聪明化码头前沿技术,稳步推进聪明化码头示范建设,助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提升“双循环”关键服务水平。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影响,国际产业链、供给链运行不畅,我国沿海港口曾一度面临人手紧张、作业效率降低等压力。为此,各大港口在筑牢疫情防线的基础上,推动船公司新增航线和运力,助力进出口企业“走出往”,做大做强“一带一路”物流新通道。

大力推行“公转水”和“公转铁”保障涉疫期间港口集疏运能力提升;引导主要国际班轮公司加强在上海港等关键港口航线航班和舱位投进的保障;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实施定向降低沿海港口引航费收费标准等政策……中心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助力港口航运企业渡难关、保市场、促订单。
要想吸引物流企业,关键在于其便捷性以及低本钱。今年以来,围绕降费提效及通关便利化,钦州港海关深进推进监管创新,率先在全区推行集装箱货物“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模式,实现了港口货物在“船舱”和“工厂”间无缝衔接;率先在广西完成“提前申报”和“两步申报”改革,实现了无查验货物的“即到即放。
“疫情之下,我们一天都没有停摆。”回顾今年上海疫情最为严重阶段,上海国际港务团体董事长、党委书记顾金山颇为感慨。面对疫情这场“大考”,2万余名上海港员工第一时间封控作业,通过全覆盖的核酸筛查、切分小单元进行封控治理、启用超百万张电子通行证等信息化无接触式的生产作业,在封控的2个多月,作为国际贸易和全球物流重要节点关键的上海港,始终保持24小时全天候作业不停稳定。


今年以来,浙江省海港团体全力畅通陆海双向物流“大动脉”,不中断提升服务“双循环”能力。海向通道上,该团体主动服务外贸企业进出口需求,协调国际大型班轮公司,持续增加挂靠航线运力,全力保障出口舱位供给,6月份宁波船山港集装箱航线增至300条,再创历史新高;加大空箱资源倾斜力度,优化空箱资源布局配置,发挥多式联运通道上风,将空箱资源提前输送至南北两翼及内陆站点,提升腹地进出口企业的空箱保障能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