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20年,广州港集装箱航线总数达226条,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完成货物吞吐量6.3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351万标箱,分别居全球第4和第5位。完成滚装商品汽车吞吐量150万辆,位居国内港口第一位。广州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由2015年全球第28位跃升至2020年第13位,居全国第4位。
《规划》夸大,要进一步提升国际航运关键能级,拓展蓝色伙伴关系,强化涉海资源配置能力。到2025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不低于30万标箱,集装箱航线数目不少于260条,举办国际海洋高端展会5次。重点将南沙区打造成为海洋经济国际化营商环境引领区。
同时,广州港将实施港航基础设施转动式开发建设:加快推进南沙港区五期工程、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扩建工程以及LNG应急调峰站配套码头工程等港口项目建设,进一步发挥好广州港保障社会民生的基础支撑作用。积极推进服务港区港航生命线的公共“避风港”,也就是桂山锚地扩建工程、广州港环大虎岛公用航道工程、广州港20万吨级航道工程和小船航道工程等水上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为大湾区水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享提速增能。谋划推动在龙穴岛中部挖进式港池内规划建设南沙港区国际海铁联运码头,打造以南沙港区为关键的海铁联运国际中转通道,构建“中部陆海大通道”。稳步推进黄埔港区与南沙港区联动发展,功能互补。
将广州港打造成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关键
在本次发布会上,广州市港务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袁越表示,将会正确把握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的定位,海运报价 国际快递,以南沙港区作为核心加快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把广州港这个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国际大港打造成为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关键。
整理自南方日报、广州发布
航运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体现,未来广州国际航运关键的建设有什么新思路?
“《规划》将南沙海洋发展目标纳进广州市战略目标。围绕2025年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目标,支持南沙建设我国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并明确具体海洋科技创新项目和任务。围绕2035年建玉成球海洋中心城市目标,支持南沙建玉成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发布会上,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二级巡视员黄金锋先容道。
《规划》提出,要构建“一带双核多集群”空间布局方案。打造沿江滨海的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带,串联以海珠区、黄埔区为中心的海洋高端服务核和以南沙区为核心的海洋科技创新核,重点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海洋交通运输、海洋生物和海洋电子信息等特色海洋产业集群。
《规划》夸大,要提升南沙航运物流关键功能。完善港口航运基础设施,加强南沙港区集装箱、粮食、通用、商品汽车滚装等专业化深水泊位建设,加快大型货运码头建设,提升公共航道与锚地适应能力,优化疏港道路和铁路网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打造以港口为核心的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品牌。创新发展国际物流和专业物流。依托南沙综合保税区、南沙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出口型物流基地和进口型分拨基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