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看好后续散货船、油船、LNG船订单增长 -cosco海派

 海运新闻     |      2022-09-08 16:28

“根据历史数据统计,1960年至1973年与1990年至2010年是此前两轮造船业上行周期,均匀每间隔20年至30年经历一轮,原因在于需求周期、船龄替换周期、环保公约三大因素。”上述造船业上市公司内部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造船业上行周期或已到来。

除船价上涨外,海运报价 国际快递,船位紧张也是上行周期来临的表现之一。克拉克森表示,当前中国船厂手持订单饱满,大部分主要船厂船位排期已到2025年初。

“能源转型背景下,LNG船需求也正陆续开释,看好后续散货船、油船、LNG船订单增长。此外,将于2023年生效的EEXI与CII标准将加速船东换船进度,目前本轮造船业上行周期才刚刚启动。”倪正洋表示。

“行业已迎来新一轮大周期。复盘船舶制造发展史,每百年可分为四个周期,每轮周期大概在20年至30年之间,此轮船价已经连续上涨了21个月。”倪正洋对《证券日报》记者如是说。

从需求端来看,本轮造船业上行周期集装箱船率先发力。

全球新船订单量从2020年的1058艘7500万载重吨增至2021年的1765艘1.32亿载重吨,创下过往10年来的次高纪录。2022年以来,新船需求旺盛的势头不减。

“上半年,公司手持订单239艘/2075.5万载重吨,目前订单饱满,订单排期已至2026年。”某造船业上市公司内部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补充道。

英国造船和海运业分析机构克拉克森9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球新船订单量为188万修正总吨(51艘),其中,中国以102万修正总吨(54%)居首;韩国以76万修正总吨(41%)排名第二。截至8月底,全球在手订单量为1.0276亿修正总吨,中国以4362万修正总吨(42%)居首,韩国以3597万修正总吨(35%)排在其后。

从世界范围来看,新船订单爆发式增长。

2020年三季度开始,我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开始出现急速拉升,进而带动新船订单快速提升(2021年新集装箱船新增订单576艘,2020年仅新增122艘),新船价格指数也在2020年年底开始走高。

“船价连续上涨21个月,基本可以确定造船业上行周期已至,现在国内各大造船企业订单足够,固然数目或不及往年,但单个订单利润明显上涨。”德邦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倪正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疫情发生后,全球物流供给不畅、主要港口拥堵导致海运价格急速上行,全球船舶运营效率降低,推动了新船订单需求上行。此外,船东利润修复,对新船采购的意愿提升,推动了订单增长,目前处于量价齐升阶段。” 倪正洋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克拉克森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8月份,全球累计新船订单量为2768万修正总吨,同比减少30%。中国和韩国分别拿下其中的1235万修正总吨(475艘)和1192万修正总吨(216艘),各占45%和43%的份额。

价格是供需最好的风向标。进进今年8月份,克拉克森新造船价格指数突破160点,国际物流,创下自2009年3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船价大涨。

另外,以LNG船为代表的高附加值船型订单大增,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了全球自然气市场的紧张和波动性,2021年LNG船新船订单量达到98艘,比2020年的54艘增长81%。而这一数据在2022年上半年就已达到108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