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956年底,
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产业和资本主义工贸易的社会主义改造。全国在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1953年8月毛泽东同道在一个批示中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国家产业化和对农业、手产业和资本主义工贸易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开始到1956年结束。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产业和资本主义工贸易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它在政治上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经济上促进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产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进社会主义低级阶段。
1、起止时间:1953年-1956年底。
2、主要内收留
对农业、手产业、资本主义工贸易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合作化运动实现的,它仅用四五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5亿农民从个体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转变。
个体手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法引导他们在自愿的基础上联合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最后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手产业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贸易则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逐步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3、三大改造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已确立。至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
1953年6月15日,毛泽东在中心政治局会议上第一次比较完整地阐述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基本内收留,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的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产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产业和对资本主义工贸易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经济新变化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符合当时中国的发展实际和规律,对党和国家的工作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伴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社会主义产业化的起步,伴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宣传,1953年,国家对农业、手产业和资本主义工贸易有计划、成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迈开了步伐。
1952年9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心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二年6月,中共中心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包括两方面内收留: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产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产业和资本主义工贸易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产业和资本主义工贸易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进了社会主义社会,铁路运输 上海空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从此,中国进进社会主义的低级阶段。
1953年到1956年底。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产业和资本主义工贸易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空运报价 海运价格,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