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在航运脱碳要求越来越严格的背景下,不论是远洋船舶还是内河船舶市场,LNG作为应用最多的替换燃料的地位都在面临挑战。相关船企应“嗅觉灵敏”,捕捉市场需求、技术方向上的每一个微小变化,并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判定,从而在替换燃料“混战”的“乱纪元”踩准节奏,防范风险,把握机遇,拥有未来。
应用LNG动力能大幅降低船舶的硫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并减少约20%的碳排放,其燃料供给也相对有保障,因此,LNG俨然已成为船舶替换燃料的首选。2022年,LNG动力新船订单达到令人赞叹的383艘,按数目计已占全年新船订单总量的26.3%。不过,也正是在2022年,甲醇动力确立了自己有能力成为LNG动力替换品的地位。2022年,甲醇动力船订单达到35艘,总订单达68艘,占订单总量的比例翻了十多倍,甲醇动力箱船订单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LNG动力箱船。这种态势在2023年得到了强势延续,2023年2月,22艘甲醇动力船订单得以确认,超过LNG动力船。
在我国内河流域,电动船目前的崛起势头也已经盖过LNG动力船。这些年来,我国一直大力推动发展LNG动力内河船,不仅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鼓励政策,而且对LNG动力船新建与改造进行“真金白银”的补贴,相关省份甚至制定了建设LNG加注设施的强制措施。然而,由于其中利益牵扯错综复杂以及LNG高速气体机存在的技术题目等,我国内河LNG动力船发展一直不如人意,推动LNG动力船发展的市场气力与产业生态始终难以形成。在船舶脱碳日益受到重视确当下,电动船异军突起,大有占领内河中小型船舶市场的态势。近两年国家相关部分以及省份更是出台多个支持电动船发展的政策,甚至部省“合作”建造电动船。
这两年热度极高的液化自然气(LNG)动力船市场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最新数据显示,在过往的6个月里,甲醇动力集装箱船订单的增速已经超过LNG动力集装箱船。而在我国内河流域,大力推动LNG动力船的呼声已渐微弱,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电动船市场的如火如荼。被视为航运脱碳最佳过渡方案的LNG动力船这么快就要完成自己的“过渡使命”了吗?
这一新动态值得业界关注:LNG动力船在未来几年的发展是依然势如破竹呢,还是逐渐被诸如甲醇动力船等其他替换燃料船夺往“C位”?LNG减碳效果远不及甲醇,假如加上LNG动力系统的甲烷泄露带来的温室效应,LNG动力在全球天气行动中的作用十分有限甚至可疑。与此同时,全球海事界的减碳步伐正在迅速加快。在今年7月即将召开的国际海事组织(IMO)会议上,或将把2050年国际海运碳排放减排目标从目前的50%上调到100%,再加上欧盟“碳关税”即将登场,航运企业选择脱碳效果更明显的甲醇作为动力或将更加明智,这也是曾经的LNG动力船的拥趸如法国达飞等企业正在成为甲醇动力船“死忠”的原因所在。与此同时,甲醇船用发动机技术已然成熟,甲醇双燃料动力发动机已在多艘船舶上成功应用,而且甲醇在常态环境温度和压力下为液态,比气体或低温燃料更轻易且更低本钱运输和存储。因此,甲醇动力船是否将接棒LNG动力船,国际货运 空运价格,成为船舶脱碳的主力军,值得关注与研究。
这些动向充分表明,内河环保船的发展风向已经发生变化,多年来推而难动的LNG动力船不再“一家独大”,更多类型的环保船正在我国内河流域出现并快速占领市场。电动船零排放零污染,运营本钱也低于LNG动力船,而且由于占据空间小,有利于提升船舶智能化水平,这与我国对内河船设定的环保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十分契合。未来,电动船很可能在内河小型船舶市场“一统天下”,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而甲醇、氨燃料动力船也将在大中型内河船舶市场对LNG动力船形成有力竞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