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十四五”期间,上海将重点深化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小洋山岛区块的沪浙合作共建,加快推进小洋山北侧集装箱码头建设,从根本上解决长江支线泊位不足题目,打造长三角海上合作示范区;同时,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沪苏两地将协同推动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建设,共同打造辐射全球的航运关键和世界级港口群;此外,上海将联手苏、浙、皖,买通内河集装箱运输通道,协力发展“陆转水”集装箱运输,缓解公路货运压力,减轻陆路运输污染。
11月28日,2020年长江经济带江海联动发展论坛在江苏南通开幕,论坛期间,业界人士围绕构建分工协作、高效衔接的江海联运新发展格式建言献策。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张林表示,上海将加快同长三角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关键,提升航运业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服务构建江海联运新发展格式。
由中国经济信息社研发的《长江经济带江海联运发展指数报告(2020)》主要成果同日发布。报告显示,长三角地区沿国内河港口联动,已形成分工协作、高效衔接的江海联运新发展格式。在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挥着龙头辐射作用,正在加快同长三角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关键,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海运报价 国际快递,带动长三角港口群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杨子华)
“企业是联动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政府是联动发展的支撑和关键。政府要主动构建法治透明、便利高效、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促进生产要素按照市场逻辑自由活动、高效配置。”张林表示。以上海为例,上港团体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2003年起启动“长江战略”,先后与宜宾、重庆、宜昌、岳阳、武汉、九江、芜湖、南京、江阴、张家港、扬州、太仓等12个港口建立了合资合作企业;投资集海航运,参股民生轮船、泛亚航运航线,基本实现物流体系长江流域全覆盖。时至本日,长江支线集装箱量从2003年的66万TEU增长到2019年的1028万TEU,在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同时,成就了全球第一集装箱大港——上海港。
张林以为,发展是联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应“相向而行”,以规划统筹、政策协同和一体化制度创新“多管齐下”共促联动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