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分析中国航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国际货代

 空运新闻     |      2020-12-09 09:26

  更为直观反映航空公司收益水平的指标是机票价格,与往年同期相比有非常明显的降幅,远远没有达到正常水平。

疫情后时代航空业格式预判与航司应对策略

疫情后时代航空业格式预判与航司应对策略

  从国际间合作来看,处于头部地位的航空公司都面临着巨大挑战,在疫情下国际市场逐步向好的过程中,空运报价 海运价格,任何一家航空公司都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完全恢复国际航线。因此后疫情时代尤其是市场刚开始复苏的阶段,我们预判国际间的航司合作将可能更为常态化。区域巨头之间的深进合作更是高概率事件。某种程度上,这为中国头部大型网络航司的国际化拓展可能带来总要的战略性机遇。

  从供给端来看,变化主要包括:行业运力挤出、亚太或有整合机会、资产或有低吸机会、数字化愈发重要以及行业规则可能一夕改变。

疫情后时代航空业格式预判与航司应对策略

  后疫情时代下中国航空业预计将会发生如下重大变化

  概括而言,全球贸易航空运营刚刚以荷兰皇家航空公司运营100年(1919-2019)为标志,在2020年进进新一个百年的发展时期,就遭遇了全球民航历史上最为严重和极真个重创,全行业的一些底层逻辑可能都要进行重新构建。最为明显的,就是后疫情时代,航空公司的关键能力模型面临一次深刻变化:除了毫无疑问地要系统性地提升自身的风险识别、预警和应对能力外,航空公司还需要在航线收益治理、品牌建设、客户洞察、本钱治理、产品创新、品牌建设等多个方面持续全面的提升。固然一些能力本身并不陌生和稀奇,但是在疫后时代,航司在这些能力维度上所需要实现的质量与水平将是今非昔比。

  最新指标境况

疫情后时代航空业格式预判与航司应对策略

  以此为开端,面对全球民航运输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段全新的航司能力建设新征程也将正式开启!

疫情后时代航空业格式预判与航司应对策略

  根据飞友科技所提供的数据,目前中国内地航班总量已经超过了往年同期的水平,但是国际及地区的同比比例还是非常低。截至2020年11月中旬,中国内地的每周航班数目已经稳定回升到了2018年的水平,最高点超过了2019年的峰值,但仍未恢复至2020年初呈现的最大峰值。内地运力投放以及运输旅客人数基本等比增长,均匀客座率呈现震荡提升趋势,但仍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

  我国很多二三线城市航线客源基础薄弱,难以支撑国际航线的持续发展,此次疫情将对过度补贴的国际长航线造成致命打击。我们预判疫情后国际航线的恢复过程将有看能为北上广一线关键城市带来一轮“分流逆转”的修复。

疫情后时代航空业格式预判与航司应对策略

  在中国市场,整个内需市场将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中国航空公司的战略要地,航线部署、航空服务内收留及市场营销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从实际情况可以看出,三大关键航司原来的国际航线占比较高,在恢复过程中,反倒不如哪些航线网络聚焦国内的那些航空公司恢复的好。

  从需求机遇变化来看,

  4、网络格式变化:二线机场的国际长航线的较长时期的暂停,给一线关键机场强化关键地位的契机;

疫情后时代航空业格式预判与航司应对策略

  我国航空市场全行业对补贴的依靠过强,补贴对利润的贡献比过大。新冠疫情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收进全面受挫,预算赤字正在扩大,出于对航空业风险特征的再度人士和对地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的更深层次理解,来自地方政府的航空补贴可能出现一轮明显收缩。

疫情后时代航空业格式预判与航司应对策略

疫情后时代航空业格式预判与航司应对策略

  前瞻趋势判定

  1、行业洗牌加速:原本经营困难、规模小、资产负债率高、股东实力弱的航司承受巨大本钱压力,为经营能力强的航司则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契机;

  固然国内民航运输从航班总量、旅客人次等最重要的顶层技术指标已经恢复或超过往年同期水平,但是实际进行承运的航空公司在经济上还是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航班利用率是体现航空公司是否能盈利的重要指标。从数据可以看到,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目前中国内地飞机的日利用率呈现明显不饱和态势,尤其是宽体机。宽体机的停场会造成很大的本钱浪费,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经济负担。

  从市场格式变化来看,

  近年来航空消费者的需求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因此行业服务模式需要调整和变革。以达美航空为例,在“吃住行游购娱商”七个方面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布局,提供了一个服务生态体系。中东地区的卡塔尔航空通过拓展商旅、文旅产业链条中的合作伙伴,形成了在吃、住、行、游等方面的全面优质服务体系。

  3、地方补贴减少:来自地方政府的补贴可能出现明显缩水和中断流,更凸显航空运输自身盈利性的重要性;

  从市场机构变化来看,

  今天的讨论以三个步骤展开:最新指标境况、前瞻趋势判定以及航司应对策略

  在重大事件的冲击下,比如911、金融危机等,都会推动行业的重组。在今年的疫情情况下,部分企业的退出、行业的重组将是高概率的事件。

  此次疫情中,东北亚与东南亚部分航司已经出现航司的破产预警机经营困难,在韩国大韩航空与韩亚航空已经出现并购,将形成基本盘超过千亿的航空公司,也牵涉到星空同盟航司并进到天合同盟之中,或将重塑东北亚的航空格式,带来局部的震荡。

  疫情之下远程办公协作呈现爆发式增长,国际间高规格会议G20也都是选择使用远程协作方式。中长期来看,视频会议、云协作等远程办公技术或将不可逆的削减一部分商务航空出行需求。

  编者按:2020年11月18-19日,民航资源网主办的2020民航趋势论坛在郑州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育新机·开新局 疫情常态下中国民航的突围之道与竞争力打造”为主题,邀请国内外民航业相关人士,共同探讨疫情对航空业的中长期影响,思考行业格式战略调整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航司发展存在的题目与不足。罗兰贝格治理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中国区副总裁于占福先生就《疫情后时代航空业格式及航司应对策略探讨》发表主题演讲。

疫情后时代航空业格式预判与航司应对策略

  从亚洲地区来看,2013年以来亚洲航司的利润率已经跌至全球整体水平之下,整体盈利相对偏弱。

疫情后时代航空业格式预判与航司应对策略

  未来航空业会呈现怎样的变化?罗兰贝格有如下一些主要预判:

疫情后时代航空业格式预判与航司应对策略

  7、数字变革机遇:数字化正在为各行业带来更多变化,航司需要捉住趋势进行前瞻性战略布局。

  疫情后时代,航空公司一个可能的演进就是,由聚焦航空出行服务,升级成“为围绕航空出行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全面提供服务”。

疫情后时代航空业格式预判与航司应对策略

  从运营规则的改变来看,今年9月美国几大航空公司在疫情影响之下,为了最大化地获得机票收进,一夕之间全部永久的终结国内机票改签费的收取。成为疫情下航司营收规则改变的一个最为真切的案例。改签费一直是美国航司非常重要的收进来源。在现在美国内需比较疲弱的情况之下,美国三大航永久性的放弃该业务,航空公司的经济模型都会随之发生巨大变化。

疫情后时代航空业格式预判与航司应对策略

  2012年以来全球航空业的均匀收益水平持续走低。这与近年来全球各地航司大量购买飞机,运力过快的投进和增长有关。但是全球宏观经济及航空旅客需求只是呈现温顺的增长态势,由此出现了全球运力供给过剩的局面。疫情之后,我们预判会现实地出现一轮既有运力挤出。对于退出行业的公司而言确实不幸,但市场在巨大的挑战眼前进行结构变化不可避免。对于幸存下来的航空公司,从中长期来说,即将发生的运力挤出对于它们而言会有一定利好,即供需失衡将有看得到些许改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