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促进消费政策不中断发力,居民消费需求稳步开释,11月份市场销售增速加快,商品零售结构继续优化;同时在‘双十一’购物节带动下,新型消费模式快速增长,网购相关商品零售额增速明显提升。”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张敏表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看报告》,猜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中国将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IMF指出,“中国的复苏速度快于预期”,4月初中国逐步开始复工复产,经济活动正常化的速度快于预期。
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中国货物贸易进口规模已基本恢复到往年同期水平。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展览会在上海成功举行,来自124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进一步扩大,空运报价 海运价格,成交额进一步提升,达到726.2亿美元。
商务部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20年中国消费市场发展报告》指出,新消费成为引领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动力,海运费,并助推市场主体实现数字化转型,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产业链、供给链、价值链效益,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今年上半年,全国网络购物用户人数比上一年增长1.0亿人,我国大型贸易综合体、商超等加快数字化转型,新电商平台迅速崛起。我国消费市场发生着重大的变革。
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经济自今年3月“成功阻中断”新冠肺炎疫情发展之后,将在2020年实现2.3%的增长。中国经济复苏远景稳定,“很多经济指数目前已经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中国,是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显示了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点没有变。在以习近平同道为核心的党中心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分深进推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着力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在强劲的政府政策支持和出口弹性的支撑下,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开始出现正增长,并不中断延续稳定复苏。
“全年经济保持一个较好的增长水平是值得期待的。”在12月15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从11月的主要数据来看,四季度经济运行的增长有看比三季度继续加快,无论生产还是需求都在稳步回升。”
国际组织近期纷纷上调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对中国经济表现的预期明显好于全球均匀水平。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三大国际组织对于2021年中国GDP增速猜测值分别为8.2%、6.9%、6.8%,表明全球对中国经济增长布满信心。
新消费领跑,畅通国内大循环揭示中国市场巨大潜能
新动能赋能,为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后浪”“飒”“直播带货”“双循环”……《咬文嚼字》杂志不久前公布了2020年十大流行语。这些流行语传递着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背后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气力。
在新发展阶段,我国将构建新发展格式,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在新发展格式下,中国市场潜力将充分激发,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多需求。
“面对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我国经济持续恢复是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和潜力的集中体现,这得益于党中心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一系列有力有效的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也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创新战略的推进。”付凌晖指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