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均匀值为1125.02点,较上月均匀上升7.0%;多条远洋航线即期订舱价格大幅上涨,反映即期市场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指数的11月均匀值为1812.34点,较上月均匀上涨24.1%。
今年1-11月,船山港域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8.48万标箱,同比增长21.91%,创历史最高水平。天津港团体的消息也称,11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7.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7%;今年前11个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10.6万标准箱,同比进步6.1%,创出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监测数据显示,11月份,集装箱租船市场行情受益于运输市场向好,各船型租赁价格均出现上涨,部分船型涨幅较大。
集装箱业务是衡量港口实力的重要指标。目前,黄石新港已开通“黄石新港—上海洋山”的江海直达和“黄石新港—上海外港”固定始发班轮航线。11月,海运费,黄石新港货物吞吐量达236万吨,创新港开港以来新高。今年全年货物吞吐量有看追平往年。
2020年12月18日 10时 航运界
上海航运交易所日前发布的《2020年11月份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报告》也显示,得益于我国疫情的有效控制,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继续向好,远洋航线市场运价继续走高,带动综合指数上涨。
监测数据显示,12月上旬,中国港口协会监测的八大关键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3.1%,与前期基本持平。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4.8%,较前期加快1个百分点,呈现回升态势。集装箱短缺的现象仍未缓解。
尽管全球疫情进进冬季高发期,但中国的港口进出口形势依然不中断向好。
第一财经记者今天(17日)从中国港口协会了解到,12月上旬,该协会监测的沿海主要关键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7%,上海港、深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均超过10%;长江港口生产继续保持较好态势,关键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12.3%。
在沿海(散货)运输市场方面,上海航运交易所一份《2020年11月份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分析报告》称,11月份,沿海煤炭运输需求明显转好。冬储煤旺季邻近,煤炭供给恢复不如预期,紧张氛围拉升煤价,下游买涨热情升温。同时,“冷冬”预期逐步兑现,尤其下半月开始,全国大范围降温降雪,国际货运 空运价格,冬储需求开释,大宗散货运输行情火热,市场货多船少,运价进一步回热。
中国港口协会先容,分港口看,上海港、深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超过10%。此外,为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全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治理平台正式上线,接进全国平台试运行的9个省(市)冷链食品首站进口量占全国90%以上,基本实现从海关进关到生产加工、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的全链条信息化追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