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 夏雪 黃家彬、張佳慧
此外,企業防疫工作同樣不收留忽視。快遞安全最受大眾關注,各快遞企業需要加強快件、運輸車輛等消殺力度。尤其是對國際件、國內重點防疫地區快件全面消殺,增加消殺頻次。同時,在快遞員自身防護方面,除了傳統的防護措施以外,可以對防疫措施進行升級,採用核酸檢測與疫苗接種的辦法。
臨近春節,從1月起,“春節不打烊”號角在國內快遞業吹響,EMS、順豐、中通、申通、韻達、圓通等多家快遞企業紛紛公布,將啟動春節服務模式,節日期間不打烊。2021年,在疫情中的這個春節略顯特殊,通暢的物流網絡顯得格外重要。快遞業“春節不打烊”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又將如何影響行業發展?
對於快遞業來講,“春節不打烊”既有危機也存在機遇。基於春節期間資源佔用和人員調配緊張等多種因素,快遞行業出現本钱上漲,快遞市場將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証券時報》指出,對於主流快遞企業來說,“春節不打烊”意味的不僅是業務量的增長,更多的還是對公司運營能力、組織能力和資金實力的考驗。快遞物流專家趙小敏也表示,2021年春節之前,主流快遞企業紛紛公布春節不打烊,這將是快遞企業真正實施全年無休的開始。
(責編:袁勃、李婭琦)
快遞行業是疫情期間民生保障的生力軍,今年“春節不打烊”,意義重大。一方面,可以保障民生,讓群眾正常生活不受影響,使得“就地過年”更舒心。另一方面,多家快遞企業在此時主動表示不打烊,是勇於擔當社會責任的表現。快遞企業的作為,既是為其他服務業做出榜樣,也消除了很多人原地過年的顧慮,為減少人員出行和流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看行業發展:快遞業運營本钱增加 倒逼行業升級
看政策導向:契合“就地過年”倡議 助力防疫
“春節不打烊”消息一出,不少網民對此表示認可,但大部分網民還是心疼快遞小哥。快遞員工休息權及相關福利無法保障、工作壓力大已成常態,沒有勞動合同也已成行業潛規則。同時,隨著快遞員群體規模日益壯大,面臨的職業風險高卻缺乏相關法律保障的問題日益凸顯。春節期間,国际物流,這些矛盾會更加突出。因此,還需快遞企業、相關部門下足功夫,積極應對,通力合作。
就地過年對快遞企業總體利好。專家指出,因為跨地區的人流量較少,意味著跨地域的物流量增加,預計今年春節前后快遞業務量會有所增加。嚴格的管控和特殊的經營環境,也會倒逼快遞企業提升治理水平,從長遠來看有助於提升整體競爭力。此外,短期來看快遞企業將面臨經營本钱的上升,包括人力、設施、治理費用等。假如明顯超過投进產出“臨界點”,或許會出現部分企業選擇放棄春節市場。長期來看,“同質低效”的中小快遞企業將被逐漸淘汰,大型龍頭快遞企業則會思考轉型升級。未來的快遞行業將由“規模擴張”朝著“質量內涵”方向轉型,行業被進一步優化。
看員工狀態:員工權益保障不足 需多方协力化解
與此同時,運營本钱也將有所增加,不少快遞企業尋求漲價。但目前快遞業嚴重依賴電商件,電商是靠規模獲取利潤的,對快遞價格十分敏感。在電商增長放緩的趨勢下,快遞企業的利潤會被持續擠壓,海运报价 国际快递,物流师培训中心 ,快遞企業漲價十分困難。在此情況下,快遞企業“不打烊”更需服務“不打折”。
在保障員工權益方面,快遞企業可考慮適當进步員工工資和福利待遇,及時足額兌現加班工資,實行錯峰放假或調休,改善其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用人性化治理吸引人、留住人,讓他們能夠輕鬆、愉快地投进春節期間的工作。其次,要通過政府推動,統籌平衡政府、企業和從業人員權利義務關系,依據新業態就業特點,加快建立相對獨立的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制度。同時,工會等部門也應加大對快遞員的人文關懷,為他們備足過年物資,中天物流 ,及時開展慰問及“就地過年”宣傳活動。郵政部門應該進一步規范和健全監管機制,推動快遞業健康穩定發展。
近日,中共中心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做好人民群眾就地過年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提倡春節期間非必要不流動、群眾就地過年,有利於減少疫情傳播風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同時,《通知》明確,各地區和郵政治理部門以及快遞物流企業要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条件下,積極為寄遞快遞創造便利條件。此外,商務部還會同中心網信辦、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郵政局、中國消費者協會共同舉辦“2021年全國網上年貨節”,春節物流已經成為“新春運”。在此背景下,多數快遞企業公布保持春節正常運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