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次提及“协同”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帮助返乡贫困劳动力再就业,努力稳住务工收进。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深进开展消费扶贫。加强易返贫致贫人口监测和帮扶。年初剩余的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时处置一批重大金融风险隐患。
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推广随借随还贷款,使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受疫情持续影响行业企业给予定向支持。大型贸易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创新供给链金融服务模式。适当降低小微企业支付手续费。优化存款利率监管,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今年务必做到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本钱稳中有降。
“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稳定和扩大消费。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扩大有效投资。
3次提及“流通”
用改革办法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本钱。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面对历史罕见的冲击,在“六稳”工作基础上,明确提出“六保”任务,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以保促稳、稳中求进。
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加强对中小外贸企业信贷支持,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优化承保和理赔条件,深化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稳定加工贸易,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创新发展服务贸易。优化调整进口税收政策,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口。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重大展会。推动国际物流畅通,清理规范口岸收费,不中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图片
2次提及“电商”
7次提及“乡村振兴”
4次提及“供给链”
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在进步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海运报价 国际快递,促进增长潜力充分发挥。经济运行保持在公道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物价水平保持总体平稳。
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
1次提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健全科技成果产权激励机制,完善创业投资监管体制和发展政策,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进步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进,着力推动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
1次提及“无接触配送”
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给链。
1次提及“产业化”
推进能源、交通、电信等基础性行业改革,进步服务效率,降低收费水平。答应所有制造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进一步清理用电不公道加价,继续推动降低一般工贸易电价。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均匀资费再降10%。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果中断整治妨碍货车通行的道路限高限宽设施和检查卡点。取消港口建设费,将民航发展基金航空公司征收标准降低20%。鼓励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方对承租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推动各类中介机构公然服务条件、流程、时限和收费标准。要严控非税收进不公道增长,严厉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不得扰民渔利,让市场主体安心经营、轻装前行。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习近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功组建首批国家实验室。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广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相关举措。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
破除制约要素公道活动的堵点,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2021年,与物流人最相关的
1次提及“高速公路”
4次提及“结构性”
2次提及“自由贸易港”
多渠道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就业。新增市场主体恢复快速增长,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5.2%。线上办公、网络购物、无接触配送等广泛开展。大幅度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
与物流业最相关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深进推进“放管服”改革,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社会事业等领域改革。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重大举措陆续推出。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展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维护产业链供给链稳定,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保持增长。
支持银行定向增加贷款并降低利率水平,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大型贸易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50%以上,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确保种源安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进步到65%,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1次提及“通关”
2次提及“降费”
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次提及“制造业”
1次提及“长江经济带”
1次提及“国际物流”
5次提及“服务业”
有序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研究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进一步缩减外资准进负面清单。推动服务业有序开放,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制定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强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创新,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自贸试验区融合发展,发挥好各类开发区开放平台作用。
1次提及“京津冀”
1次提及“网络购物”
国家经济战略重点有哪些?
大力促进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5次提及“减税”
图片
2020年,政府为物流业大环境发展做了哪些?
1次提及“公路”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当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重。国内疫情防控仍有薄弱环节,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居民消费仍受制约,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困难较多,稳就业压力较大。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强。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防范化解金融等领域风险任务依然艰巨。生态环保任重道远。
2次提及“转型升级”
创新宏观政策实施方式,对新增2万亿元中心财政资金建立直达机制,省级财政加大资金下沉力度,共同为市县基层落实惠企利民政策及时补充财力。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公道适度。
1次提及“港口”
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扩大县乡消费。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鼓励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便利新产品市场准进,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保障小店商展等便民服务业有序运营。运用好“互联网+”,推进线上线下更广更深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舒心的服务和产品。引导平台企业公道降低商户服务费。
15次提及“高质量”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