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聚焦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进行科技攻关。建立以央企、龙头企业为主体的联合创新平台,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要求开展科技攻关,重点发展体外生命支持系统(ECMO)、呼吸支持系统、生物防护装备、聪明康复诊疗设备等。
再次,以医疗器械整机项目为抓手进行联合攻关。支持在技术积累、产业平台、市场网络方面具有一定上风的龙头企业牵头,以整机项目为抓手进行联合攻关和产业化运作,重点突破高端影像装备、直线加速器、质子治疗仪、生化检验设备、智能手术器械和高值耗材等。加快资源集聚和产业链协同,实现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首先,建立医疗器械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依托科学技术部、国家发改委、产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品监视治理局等相关部分,建立医疗器械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发挥行业央企的主力军和压舱石作用,加快整合产、学、研、医创新资源,推进协同创新;融合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和服务链资源,打造世界级医疗器械产业平台。
支持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今年开好局、起好步指明了方向,振奋了信心。针对支持平台型企业创新发展、实现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鼓励企业建立联合创新体、优化产业链供给链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方向。”全国人大代表、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清明说。
于清明表示,科研实验用试剂、耗材广泛应用于产业、农业、生命科学、生物工程、医疗卫生等领域的科研工作。随着近年来我国创新研发投进明显增加,对科研试剂、耗材品种、用量、纯度等方面的要求大大进步,每年我国科研试剂、耗材消耗量巨大。由于科研试剂、耗材行业准进门槛不高,产品不需要注册治理,导致行业存在企业多小散乱、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采购治理疏松的局面,造假、带货等违法违规现象屡屡出现,给科研质量带来了较大风险。当前,亟须强化科研试剂、耗材行业治理,建立健全监管机制,鼓励国产科研试剂、耗材产业发展。
于清明表示,国家发布药品第三方物流政策以来,一些省份陆续出台了本地区相关政策。但是,目前各地对药品第三方物流的准进条件、第三方物流异地设库条件等政策理解和执行不一致。有的地区暂停药品第三方物流备案、不放开第三方物流企业异地设库;有的地区放宽第三方物流准进。并且,缺乏同一的准进标准和机制,政策执行的差异较大。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国医药物流体系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于清明带来了9份关于医药行业创新发展的建议,内收留涉及医疗器械、医药物流以及科研试剂等。在医疗器械和医疗物流方面,于清明建议,大的物流公司 ,协同推进医疗器械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医药物流体系,保障供给链安全与药品可及。同时,建议加强科研试剂行业治理,保证科研质量。
于清明建议,协同推进医疗器械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发展。
傅苏颖中国证券报·中证网2021-03-06 08:15
于清明表示,我国亟须进一步推进医疗器械国产化、突破医疗器械关键技术以及整合资源,形成协同创新格式。
于清明建议,制定同一的药品第三方物流准进及异地设库标准;推动医药物流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建立全国医药物流绿色通道治理机制;全面加强医药物流高端专业人才培养;加快全国医药应急物流体系建设。
于清明表示,固然近10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长足发展,在中低端领域已经占据明显上风,但在高端医疗器械产品、核心部件、关键技术上存在明显瓶颈,铁路运输 上海空运,需要加快形成政策引导、龙头牵引、行业协同的创新发展格式,加快建立企业创新联合体,协同产业链上下游推进关键技术、急需产品和整机设备攻关,实现医疗器械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构建现代医药物流体系
于清明表示,随着两票制、集中带量采购的推进,药品第三方物流、多仓协同、跨区配送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新修订《药品治理法》对医药物流提出了更高要求,医药流通企业正在加快网络布局和信息化建设,推动医药流通降本增效,应对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等新业态的机遇与挑战。医药流通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几方面的题目和挑战。比如,部分地区第三方物流准进标准、异地设库标准与政策执行不一致,制约医药物流体系建设;药品物流面临地区交通壁垒,大通物流 ,影响物流效率和应急保障;医药物流专业人才不足,难以满足行业需求。
在整合资源形成协同创新格式方面,空运报价 海运价格,医疗器械分类复杂、学科广泛,各细分领域企业往往聚焦自身领域,创新资源和创新项目相对分散,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核心部件攻关不足。当前,亟需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联合创新平台,整合优质资源,加速科研攻关,突破制约行业高端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
加强科研试剂行业治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