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2021年07月07日 11时 浙江交通
交通运输是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是构建新发展格式的战略支撑,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强省,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先行官,按照省委省政府同一部署,《规划》于2019年开展基础研究,2020年5月全面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先后经过基础研究、谋划起草、深化提升和征求意见四个阶段,经过20余轮修改完善后得以发布。
——实现整体智治先行引领,交通领域整体智治水平在全国交通行业和省内政府部分间双领先;按照数字化改革总体部署,建成数字交通体系和一批标志性应用场景;综合交通统筹机制进一步完善,交通投融资、运输市场化、港口一体化、综合执法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明显突破,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综合交通法治体系,打造清廉浙江的标杆。
“十四五”期间,浙江省将完成2万亿元综合交通投资,其中铁路4000亿元、轨道交通4600亿元、公路8800亿元、水运1020亿元、民用机场750亿元、站场关键570亿元、管道400亿元;将基本建成省域、市域、城区3个“1小时左右交通圈”。
——实现现代物流先行引领,宁波船山港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强港,千万标箱级集装箱港区达到3个,货物吞吐量稳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前三,成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核心港口;建成亿人次级国际化空港门户,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大幅提升,连接国际能力持续增强;中欧班列开行数目、多式联运集装箱量、快递业务量持续提升。货运一单制服务体系落地见效,城乡物流节点县级行政区全覆盖,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明显下降,成为物流本钱最低、运行效率最高省份之一。
——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着眼“四个一流”,打造以国家战略支撑能力强、港口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强、集疏运辐射能力强、全货种资源配置能力强、国内国际双循环带动能力强、港产城融合发展能力强、港口数字化引领能力强、港口绿色平安建设和治理能力强为内涵的世界一流强港。宁波船山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一和前三,新华·波罗的海指数排名进进全球前八。
——交通数字化改革标杆。建成数字交通同一基础平台,实现海、陆、空全领域和建、管、养、运全过程掌上办事、掌上执法、掌上治理全覆盖,推出“行有所畅”“浙运安”、重点桥隧健康监测等一批标志性综合集成应用,打造综合交通产业创新高地,擦亮浙江国际聪明交通产业展览会名片。
浙江省综合交通将实现5个先行引领,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四港”联动金名片。加强资源、设施、业务、数据、信息、服务以及标准化之间的联动,形成制度体系联动,单位货物周转量物流总费用下降超10%,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至12%。
——现代公路网络。加快建成广覆盖、深通达、高品质的现代化公路网络,10万人口以上城镇高速公路通达率、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比例明显提升,普通国道基本达到二级以上标准。
——实现基础设施先行引领,新增综合交通网总规模约1万公里,基本建成“六纵六横”综合运输通道,形成以四大都市区为核心的高能级综合交通关键体系;加快“轨道上的浙江”建设,实现市市通高铁。加密完善四大都市区快速交通环线,加快进步10万人口以上城镇高速公路通达率和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覆盖率,基本建成Y形内河千吨级主通道,基本实现全省航空服务全覆盖。
“十四五”期间,浙江省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式,深进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坚持服务大局、先行引领,综合集成、一体融合,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绿色低碳、提质增效,人民满足、安全普惠,全面推进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统筹综合交通各要素融合发展,全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先行官,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重要窗口”提供坚实保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