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留意的是,在技术方面,2.3万箱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集成了一人桥楼、无人机舱、抗横倾自动平衡、全船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一系列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只需配备26名船员。沪东中华在LNG运输船领域积累的经验,也用到2.3万箱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上。1.86万立方米的薄膜式燃料舱,用以装载液化自然气,为船舶提供动力,确保2万多海里的续航,可以覆盖欧洲到远东的一次往返。这与传统燃油集装箱轮相比,减少了20%的碳、85%的氮氧化物与99%的硫排放。
作为具有156年历史的中国第一军工造船企业,目前江南造船在超大型液化气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民船研发建造领域全球领先,以“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为代表的科考船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沪东中华造船(团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东中华)是中国唯一的大型LNG海上储运装备制造商,2.3万箱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是中国大型液化自然气运输船(LNG)的亮点。在构建LNG全产业链的进程中,沪东中华开发形成了从2万立方米到27万立方米LNG船的完整型谱,产品线已拓宽至LNG加注船、浮式液化自然气储存及再气化装置(LNG-FSRU)、LNG动力船、传统燃油船改装LNG动力系统等领域。
沪东中华:中国船企进进国际LNG装备第一方阵
值得留意的是,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江南造船的各项指标中,营收持续增长,但船舶交付艘数却并没有同比例增长,有些年份甚至会下降。对此江南造船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朱煜表示,“这与江南造船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转型相关。每一艘船的价值、含金量有大幅增长,高技术高附加值占据业务的尽大部分,因此从总营收上,依旧实现稳定增长。”
时代更迭,技术进步,船舶行业正通过不中断地转型,从传统行业中脱颖而出。
江南研究院员工于洋向记者表示,“看起来很漂亮的船型,实在上面的大型钢板起初都是平板,在加工成曲板的过程中,会经常面临板面回弹的题目。从前用液压机一点点压来解决。不仅效率很低,而且还会存在部分高档板的成型满足不了要求的题目。为了寻求板面快速成型的模具,我们提出需求、联合外面厂商进行评审,逐渐形成世界最大场地和对象的压机。通过每一个柱子的高度调节,来快速形成取板的加工模具,相比从前效率进步了3倍左右,且越复杂的板面效率提升得越快。”
在科技创新方面,江南造船倡导节奏化计划性创新。胡可一表示,“首先,船舶行业低风险投资的特点决定了未来我们要更追求技术底蕴,而不是冒进。其次,未来我们将更注重科研投进和产出比,有效地使用有限的经费。第三,船舶行业的群体工作性质使我们开始关注团队建设的创新,充分发挥基础团队各个成员的创新积极性。”
外界对船厂普遍的熟悉,几乎停留在造船技术过于传统的状态。中国船舶团体首席专家、江南造船科技委主任胡可一表示,“以往传统模式中,江南造船是在不中断的接单和交船间循环工作。对接单过程中间一些原理性、基础性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十分欠缺,包括如何进步提升效率、提升质量等。”
“自然气必须在零下163摄氏度超低温下,才能转化为液态,体积缩小620倍,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这是LNG运输船技术难点所在。要蕴躲18600立方米的LNG,需要一套非常先进、可靠的MarkⅢ型液货围护系统,将LNG保持在超低温液态下进行储存及运输。”沪东中华造船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建良先容。
一方面是智能化制造的提升,另一方面大型邮轮的供给链局限性题目还有待破解。据外高桥造船方面先容,目前大型邮轮的建设运营难点集中在供给链的局限性,尤其是舱室、公共区域、娱乐系统等与游客的体验息息相关的内装环节。邮轮供给链在国内极不成熟,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大部分采购物资来自欧洲。目前国内有比较成熟的民船相关产品供给链,基于民船和大型邮轮的供给链如何结合,需要各方努力。未来将探索欧洲的邮轮供给链厂家,和一些相关企业单位联动,尽早构建本土邮轮产业链。
江南造船:打破“生产设计”传统惯例
2019年,江南造船开始关注船舶行业背后产业互联的理念,思考新技术与具体船舶场景相结合带来的新转变,并以此为契机成立5G智能制造创新实验室。同样在2019年,江南造船成立焊接制造实验室,搭建了首套组立智能焊接系统,攻克“视觉+模型”识别、机器人焊接工艺等技术困难。
全国劳模、中船船舶团体首席技师陈景毅向记者表示:“以前是人管机器,现在转变为机器管人。‘焊接管控’,通过机器在焊接过程中严格监测焊接工艺,大幅减少焊接变形量。”
面对大型邮轮的巨系统工程,外高桥造船采用“模型下现场”来进行现场治理和施工次序。借用模型,在网页端和移动端查看和旋转每个分段、总段的三维安装模型,来了解管系、舾装件和设备的排布方式,确定施工次序。出于对重量控制的要求,大型邮轮大多使用8毫米以下的薄板分段,约占全船分段总量的80%。为进步薄板生产效率,2020年6月19日,外高桥造船交付国内第一座大型邮轮薄板加工中心厂房。
据现场参观先容,该艘邮轮建成后,船体总长323.6米,型宽37.2米,最大吃水8.55米,最大航速22.6海里/小时,最多可收留纳乘客5246人。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外高桥造船)往年加长其中一个船坞至740米,成为亚洲最长的船坞,可以同时并造两条豪华游轮。目前,首制邮轮工程节点过半,内装工程稳步转进实船建造阶段。
在现场,记者看到了沪东中华最新一代2.3万箱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身长399.9米,宽61.3米,货仓深度33.5米,甲板面积近2.4万平方米,比3个足球场还大。一次能装下2.3万只标准集装箱,可承载22万吨的货物。
近日,记者跟随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与中国船舶团体联合主办的“国企开放日”活动,深进走访中国船舶团体旗下三家船舶国企——江南造船(团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南造船)、沪东中华造船(团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东中华)和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外高桥造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