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包括如何提高提升效率、提升质量等 -贝拉海运费

 海运新闻     |      2021-07-20 01:01

  值得留意的是,在技术方面,2.3万箱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集成了一人桥楼、无人机舱、抗横倾自动平衡、全船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一系列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只需配备26名船员。沪东中华在LNG运输船领域积累的经验,也用到2.3万箱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上。1.86万立方米的薄膜式燃料舱,用以装载液化自然气,为船舶提供动力,确保2万多海里的续航,可以覆盖欧洲到远东的一次往返。这与传统燃油集装箱轮相比,减少了20%的碳、85%的氮氧化物与99%的硫排放。

  作为具有156年历史的中国第一军工造船企业,目前江南造船在超大型液化气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民船研发建造领域全球领先,以“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为代表的科考船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沪东中华造船(团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东中华)是中国唯一的大型LNG海上储运装备制造商,2.3万箱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是中国大型液化自然气运输船(LNG)的亮点。在构建LNG全产业链的进程中,沪东中华开发形成了从2万立方米到27万立方米LNG船的完整型谱,产品线已拓宽至LNG加注船、浮式液化自然气储存及再气化装置(LNG-FSRU)、LNG动力船、传统燃油船改装LNG动力系统等领域。

  沪东中华:中国船企进进国际LNG装备第一方阵

  值得留意的是,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江南造船的各项指标中,营收持续增长,但船舶交付艘数却并没有同比例增长,有些年份甚至会下降。对此江南造船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朱煜表示,“这与江南造船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转型相关。每一艘船的价值、含金量有大幅增长,高技术高附加值占据业务的尽大部分,因此从总营收上,依旧实现稳定增长。”

  时代更迭,技术进步,船舶行业正通过不中断地转型,从传统行业中脱颖而出。

  江南研究院员工于洋向记者表示,“看起来很漂亮的船型,实在上面的大型钢板起初都是平板,在加工成曲板的过程中,会经常面临板面回弹的题目。从前用液压机一点点压来解决。不仅效率很低,而且还会存在部分高档板的成型满足不了要求的题目。为了寻求板面快速成型的模具,我们提出需求、联合外面厂商进行评审,逐渐形成世界最大场地和对象的压机。通过每一个柱子的高度调节,来快速形成取板的加工模具,相比从前效率进步了3倍左右,且越复杂的板面效率提升得越快。”

  在科技创新方面,江南造船倡导节奏化计划性创新。胡可一表示,“首先,船舶行业低风险投资的特点决定了未来我们要更追求技术底蕴,而不是冒进。其次,未来我们将更注重科研投进和产出比,有效地使用有限的经费。第三,船舶行业的群体工作性质使我们开始关注团队建设的创新,充分发挥基础团队各个成员的创新积极性。”

  外界对船厂普遍的熟悉,几乎停留在造船技术过于传统的状态。中国船舶团体首席专家、江南造船科技委主任胡可一表示,“以往传统模式中,江南造船是在不中断的接单和交船间循环工作。对接单过程中间一些原理性、基础性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十分欠缺,包括如何进步提升效率、提升质量等。”

  “自然气必须在零下163摄氏度超低温下,才能转化为液态,体积缩小620倍,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这是LNG运输船技术难点所在。要蕴躲18600立方米的LNG,需要一套非常先进、可靠的MarkⅢ型液货围护系统,将LNG保持在超低温液态下进行储存及运输。”沪东中华造船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建良先容。

  一方面是智能化制造的提升,另一方面大型邮轮的供给链局限性题目还有待破解。据外高桥造船方面先容,目前大型邮轮的建设运营难点集中在供给链的局限性,尤其是舱室、公共区域、娱乐系统等与游客的体验息息相关的内装环节。邮轮供给链在国内极不成熟,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大部分采购物资来自欧洲。目前国内有比较成熟的民船相关产品供给链,基于民船和大型邮轮的供给链如何结合,需要各方努力。未来将探索欧洲的邮轮供给链厂家,和一些相关企业单位联动,尽早构建本土邮轮产业链。

  江南造船:打破“生产设计”传统惯例

  2019年,江南造船开始关注船舶行业背后产业互联的理念,思考新技术与具体船舶场景相结合带来的新转变,并以此为契机成立5G智能制造创新实验室。同样在2019年,江南造船成立焊接制造实验室,搭建了首套组立智能焊接系统,攻克“视觉+模型”识别、机器人焊接工艺等技术困难。

  全国劳模、中船船舶团体首席技师陈景毅向记者表示:“以前是人管机器,现在转变为机器管人。‘焊接管控’,通过机器在焊接过程中严格监测焊接工艺,大幅减少焊接变形量。”

  面对大型邮轮的巨系统工程,外高桥造船采用“模型下现场”来进行现场治理和施工次序。借用模型,在网页端和移动端查看和旋转每个分段、总段的三维安装模型,来了解管系、舾装件和设备的排布方式,确定施工次序。出于对重量控制的要求,大型邮轮大多使用8毫米以下的薄板分段,约占全船分段总量的80%。为进步薄板生产效率,2020年6月19日,外高桥造船交付国内第一座大型邮轮薄板加工中心厂房。

  据现场参观先容,该艘邮轮建成后,船体总长323.6米,型宽37.2米,最大吃水8.55米,最大航速22.6海里/小时,最多可收留纳乘客5246人。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外高桥造船)往年加长其中一个船坞至740米,成为亚洲最长的船坞,可以同时并造两条豪华游轮。目前,首制邮轮工程节点过半,内装工程稳步转进实船建造阶段。

  在现场,记者看到了沪东中华最新一代2.3万箱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身长399.9米,宽61.3米,货仓深度33.5米,甲板面积近2.4万平方米,比3个足球场还大。一次能装下2.3万只标准集装箱,可承载22万吨的货物。

  近日,记者跟随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与中国船舶团体联合主办的“国企开放日”活动,深进走访中国船舶团体旗下三家船舶国企——江南造船(团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南造船)、沪东中华造船(团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东中华)和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外高桥造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