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疫情形势出现反复 -国际空运头程

 空运新闻     |      2022-01-01 16:50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綦琦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一方面上半年乃至前三季度,民航市场还处于复苏阶段;另一方面,有了2020年的经验,各家航司在营销和票价的制定上都有所优化,因此业绩出现减亏。

  值得一提的是,民航市场参与者的一些举措正在为整个市场带来积极讯号。

  行业的悲喜很难相通。

  明年民航业加剧“内卷”

  在高鹏看来,从全年情况来看,预计下半年业绩将拖累上市航司全年表现,相对于2020年,2021年上市航司的业绩并不会有明显好转。

  在唐睿看来,由于国际客运市场持续受限,客机腹舱货运运力缺失,更加突显了全货机的重要性。“我们将保持与国内航司的密切沟通和合作,在全货机的运力扩展、现有机队运营效率持续提升方面提供全面的支持。”唐睿具体指出,“我们猜测未来20年全球货运周转量均匀年增速将达4%左右。全球民航业将需要2610架左右新增货机,其中27%的需求将来自中国市场。”

  张羽同时指出,预计空运的价格将在疫情过后出现回落。张羽表示,空运价格的高涨主要是由供需关系所决定的,全球疫情导致很多国家供给链停摆,中国供给链展现出的强大上风导致跨境贸易及跨境电商需求的明显增加;而供给端国际民航航班的停摆造成腹仓航空运力严重不足,多种因素叠加导致了价格的高企。在张羽看来,随着后续供需关系逐步平稳,空运的价格也会随之调整。

  上市航司业绩持续承压

  另据同程研究院表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下半年,疫情形势出现反复,出行需求有明显下滑,多地跨省游暂停,“非必要不远行”对民航客运市场的影响较大,客均消费频次明显下降。从客流量排行榜分布来看,深圳、重庆、广州、上海、成都等是2021年客流量(含到达和出发)最大的空港城市。受疫情防控政策影响,疫情前客流量较大的空港城市的排名有明显变化。

  行业中的遗留题目也正在得到解决,海航正在理清旧账基本完成航空资产整合,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正式易主。这不但有助于改善企业本身运营状况,还有助于改善航司融资环境。

  据某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谈道,疫情期间,民航业涌现出更多精细化的需求,例如消费者对于包机、商务舱的认可度有所提升;随心飞、盲盒等产品正在激活整个行业的创新意识;精细化运作成为可能,我国民航业在今年出现了第一架宠物包机,有效补足了民航产品原有的缺口,满足了个性化旅客的需求。

  事实上,从上市航司最近一期表露的三季报业绩来看,尽管远未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但对比2020年来看已有回热态势,部分上市航司前三季度已实现盈利;部分航司在前三季度中一度实现单季度盈利;另有多家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同比增长,亏损同比收窄。

  “往年疫情暴发后,航空业遭受重创,但是由于中国迅速控制了疫情,在五一假期和暑运期间都获得不错的表现,给民航业创造了喘息的机会。”民航行业分析师高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情况则完全相反,由于各地输进性疫情反复出现以及防控政策不一致,客观上压制了航空旅客出行的需求和欲看。错失了暑运和十一假期运输小高峰,使得航空业营收业绩大受影响。

  但与此同时,航司运营状况仍不收留乐观,即便“家大业大”,上市航司全年业绩整体亏损也已成定局。

  目前来看,对于民航业而言,货运仍然是可预见的较为确定性的机会

  回顾2021年,我国民航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佳绩。我国民航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安全发展,在全球率先触底反弹,国内航空运输市场成为全球恢复最快、运行最好的航空市场。

  谈及对于2022年的预期,高鹏指出,2022年整体情况尚存在不确定性。从春运行情来看,春运期间恰逢冬奥会召开,加之各地返乡政策尚未出台,消费者对这一政策的终极落地尚属观察阶段,各航司尚未收获明显的客座率反馈。预计春节前一周将出现预订量激增的情况,但未来1个月各地疫情情况及防控政策带来的影响尚需观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