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促进国际航运业健康发展 -澳大利亚双清

 海运新闻     |      2022-02-23 11:08
这将是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业务的“中国首单”,也意味着上海港将成为荷兰鹿特丹港、新加坡港后,全球三个拥有LNG加注服务能力港口。上海上港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龙平告诉记者,新业务将为上海港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完善上海港服务功能,吸引双燃料国际船舶靠泊,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综合竞争力,促进航运业可持续发展。
软件方面,上港团体以洋山港区为试验田,持续推进港口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依托2020年年底正式启用的一套数字孪生系统,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在虚拟空间实现复制。通过这一技术,过往一年,码头的智能管控系统在不影响真实港口运行的情况下,不中断测试并优化算法,进一步进步运行效率。同时,依托疫情下上港团体打造的“聪明港口生产聪明数字化平台”,各码头的大数据得以买通,洋山港区的船舶计划从48小时向72小时升级,有效提升了港口船舶作业安排的预判性,以及岸线和机械资源的利用率。此外,数据买通之后,洋山港区盛东、冠东两码头间创新推出相邻码头“共享堆场”作业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堆场和集卡等资源的利用率……




“上海港拥有300多条国际航线,连接度连续多年世界第一,疫情下由于欧美港口严重拥堵,导致国际班轮时刻混乱,由此给港口生产安排带来困难。我们希看在‘聪明港口生产聪明数字化平台’2.0版本上加进外贸船舶航线动态实时管控系统,提前了解船舶堵在海外港口的情况,以及集中抵达上海港的情况,统筹调配港口资源,避免各码头忙闲不均的情况,进一步开释吞吐能力,保障全球产业链供给链畅通。”杨焱滨说,目前,“聪明港口生产聪明数字化平台”已完成了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监控数字孪生集成、外高桥四期码头数字孪生初步建模,以及全港域航道、锚地孪生设计,并实现了与海事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海洋气象、潮水等的数据对接。
进进新的一年,全球航运业依然布满挑战,但记者了解到,上港团体定下了更高的目标,力求在往年4703.3万标准箱的基础上有更大突破。洋山港区,仍然是箱量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熟悉上海港发展历史的人都对洋山港区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不仅是由于上海港从这里走向深蓝、向海而兴,更是由于洋山港区始终是上海港开拓创新的排头兵,这里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用创新成果为全港赋能的案例。  

 

硬件方面,过往一年,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新增5台桥吊、12台轨道吊,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70万标准箱;同时洋山港区空箱堆场、重箱堆场的建设全面启动,其中空箱堆场源于上海港未雨绸缪、创新推出的“上海港东北亚空箱调运中心”项目,以期在航运业恢复常态后,与船公司合作,将多余的空箱有效利用起来,促进国际航运业健康发展。

除上述举措外,5G智能重卡、上港团体超远程聪明指挥控制中心等创新项目也都在洋山港区的土地上开花结果,有看为上海港未来发展进一步赋能。



最近,上海港洋山港区的海面上,时而可见一个庞然大物——一艘全球最大型2万立方米液化自然气(LNG)加注船正跃跃欲试,预备在即将到来的3月,为靠泊洋山港区的法国达飞公司集装箱班轮提供LNG燃料加注服务。
同时,位于洋山港区的“上海港东北亚空箱调运中心”也预计于今年上半年启用,上港团体将通过数字化的全新运作模式,进步空箱在上海、长三角、长江沿线,以及东北亚地区港口间的流转效率,提升上海港对全球空箱的资源配置能力和水平。





立足当下,也提前为未来布局

促进国际航运业健康发展
-澳大利亚双清

挑战更高目标,洋山港有何底气?还是靠一步一个脚印,既立足当下,又放眼长远,提前为未来布局。
上港团体生产业务部副总经理杨焱滨坦言,这一“奇迹”,是洋山港区持续升级硬件和软件,通过制度、业务、技术创新,不中断内部挖潜的结果。

不中断创新,为上海港发展赋能
为了这一“首单”,洋山港区已默默预备了一年。相关职员开展了大量工作,包括对安全性的验证、规程的制定,以及制度和治理上的创新等。在上海市政府和各主管单位支持下,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制度上风加持下,在洋山港区LNG基地和上海港码头硬件基础支撑下,空运报价 海运价格,上海港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来源:解放日报

往年,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应用的数字孪生系统已开始逐步在其他码头推广应用。今年,借助VR、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与新手段,上港团体计划继续推进“聪明港口生产聪明数字化平台”建设,形成2.0版本。在1.0版本下,国际物流,上港团体可以通过一块聪明大屏,实时了解上海港各码头的作业情况。未来目标是获得更细致的信息,甚至包括码头上每一台设备的运作情况、船舶在航线上航行的情况、连接港区的集疏运系统的运行情况等,以实现对码头生产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实时动态管控。
正是基于这一长远布局,目前,上港团体也在积极寻求合作伙伴,推进空箱调运中心外高桥分中心的建设,把洋山港区的模式复制到外高桥港区,并计划在长三角腹地及长江沿线寻找场地,建设更多分中心。

最近两年,疫情给全球港航业带来了重重挑战,但上海港却在岸线资源零增长的情况下,屡破吞吐量和生产效率的纪录,成为国际物流供给链的“定心丸”。2021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更是同比大幅增长8.1%,一举突破4700万标准箱。洋山港区作为上海港能力开释高地,表现尤为亮眼,全年吞吐量突破2280万标箱,同比增幅达到12.8%。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