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5日,中国海关总署正式全面实施《TIR公约》。作为联合国的一个国际公路公约,《TIR公约》具体内涵是什么?中国全面实施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TIR公约》中译全称《国际公路车辆运输规定》(英文:Transport International Routier简称TIR)是一种全球通用的国际海关中转和担保系统。
《TIR公约》的基本内涵
根据规则规定,对集装箱的公路运输承运人,如持有TIR手册,允许由发运地到达目的地,在海关签封下,中途可不受检查、不支付关税、也可不提供押金。这种TIR手册是由有关国家政府批准的运输团体发行,这些团体大都是参加国际公路联合会的成员,它们必须保证监督其所属运输企业遵守海关法规和其它规则。
2019年6月25日,中国全面实施《TIR公约》
TIR系统是建立在联合国公约基础上的国际跨境货物运输领域的全球性海关便利通关系统,目前全球有73个缔约国,其中大多数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重要地区。但中国直到2019年6月25日才全面落地实施该条约,开放了所有1200个边境口岸。自中国于2018年5月首次正式实施《TIR公约》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公路运输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与现有海空铁路形成竞争的第四个物流通道”。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尤其是内陆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增强与周边和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注入新动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