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张春生表示,随着旅大5-2北油田一期项目的建成投产,渤海油田形成了特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的热采技术体系,部分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未来,中国海油将持续加大开发开采海上稠油资源,有效进步石油战略储备,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持续贡献海油气力。
据先容,经济性是稠油开发的关键。超稠油黏度高、产能低、采收率低并且回报率低。海上平台空间小、本钱高,但稠油热采却占地大、投进多。近年来,中国海油通过技术攻关,形成了井口抬升控制、井下耐高温工具、一体化管柱、注汽工艺等海上稠油热采技术体系,实现特超稠油规模化、经济开发的突破。
旅大5-2北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海域,铁路运输
上海空运,均匀水深约32米。油田完全投产后预计可产原油超650万吨,全部炼化成沥青可展设5000余公里的4车道高速公路,相当于北京到三亚的直线往返间隔,是渤海油田上产4000万吨的重要开发项目之一。
4月23日,世界首个海上大规模超稠油热采开发油田——中国海油旅大5-2北油田一期项目顺利投产。该模式的成功应用,将撬动渤海湾盆地上亿吨宛如“黑琥珀”一般的特超稠油资源的开发。
“相比于陆地,海上稠油的开发难度要大很多。”辽东作业公司副总经理汪本武先容说,由于海上油田不可能像陆地那样打密集的井网,为了有效动用这一部分特、超稠油储量,找到适合海上大井距条件下热采高效开发的“良方”,中国海油组织开展了方案设计、机理表征、效果评价和接替技术等一系列研究,相继攻克了高温注采一体化、井下高温安全控制等世界级困难,创新提出了渐进式预热地层的注热方案,为旅大5-2北油田一期项目特超稠油快速开发奠定了基础。
稠油,即相对黏稠,活动性差的原油,产量低、效益差。旅大5-2北油田属于非常规稠油,地层原油黏度超过50000毫帕秒,是渤海已开发最稠原油的20倍以上,国际物流,常温下接近固体沥青,根本无法活动。渤海油田非常规稠油探明储量超过6亿吨,占渤海总探明地质储量的14.5%,唤醒这部分沉睡的地下资源,变规模储量为产量,将为渤海油田实现上产4000万吨提供重要支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