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高新技术应用
-利雅得空运
海运新闻 | 2022-06-23 03:52
“为此,无论是港口行政治理部分还是一线的港口企业,都要全面、客观、理性地评估聪明港口建设基础与条件,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与路径,找准着力点与重点突破的方向。”丁长发建议,各地要基于港口生态圈打造顶层视角,做好聪明港口的概念框架设计,整体谋划好聪明港口的发展框架与思路,从空间性、技术性、社会性、生态性等多维度考虑好聪明港口路径设计的题目。
“聪明港口2.0”通过全场集卡调度、EIR无纸化、智能闸口、智能理货、智能配载、预约平台、微信物流平台升级改造等项目,港口运营效率提升明显。因此,“5G”港口成为国内各大港口布局的流量密码。宁波船山港与浙江移动、华为等“强强联合”持续打造“5G+聪明港口”,还陆续在业界首创了5G轮胎吊远程操控常态化投产、5G网络切片港口应用、首个5G港口超级上行应用等;四川首个5G聪明港口项目——宜宾港5G聪明港口一期一标段自往年上线试运行以来,借助当前的物流网、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信息技术,实现了港口治理工作流程信息化、数据标准化、日常工作自动化;中国移动、华为公司联合在天津港实施5G、AI、云计算等新技术创新示范应用,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同时,也为全球港口聪明化升级贡献“天津港方案”。
“当前,我国聪明港口建设已从探索阶段逐步转向成熟。”集美大学航海学院教授邵哲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然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港口中的深度融合应用,还需要一个不中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相关的理论体系还需进一步丰富与完善。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1-2026年中国聪明港口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未来趋势猜测报告》分析,随着5G商用化的推进,在现有合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业务验证场景,扩大试点规模,全面验证各类典型应用的5G承载能力,打造5G垂直行业应用标杆。同时随着各应用场景的成熟技术和贸易模式的固定化,5G聪明港口解决方案可以复制到国内外各港口,带动整个行业技术的换代升级,同时带来巨大的贸易利益。
数字化转型的快与慢、成与败,成为激活港口潜能的关键变量。在广西北部湾港防城港码头有限公司的9号泊位集装箱公司码头,借助中国移动5G网络和高清监控设备,码头作业利用“电眼电脑”替换“人眼人脑”,精准、快速、动态记录,实现自动化数据采集。
“‘聪明港口2.0’实现了码头相关领域流程的再改造、业务协同治理创新,形成了‘线上信息广泛互联、线下资源优化配置、线上线下协同联动’的新业态。”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长发告诉记者,根据现场实际测试及方案比较,“聪明港口2.0”具有投资小、建设周期短、绿色低碳、适用性广等特性,对传统集装箱码头聪明化升级具有示范性作用。
盲目跟风仍不可取
“数字化转型涉及各层级、各领域、各业务,既是一项极具创新性的复杂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孙博生告诉记者,“聪明港口2.0”是在 “5G聪明港口全场景应用”的基础上的持续创新开发,推动包括5G高中低频立体组网、无人集卡开放场景混合运行、北斗高精定位与多传感融合、基于5G的港机远控改造等关键技术的系统性提升,制定了港口无人驾驶集装箱车的标准,实现了聪明港口的贸易化运营。
“目前,各大港口仍存在聪明港口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聪明港口评价指标体系不同一等薄弱环节。”邵哲平在分析“聪明港口2.0”发展现状时表示,各地要紧密跟踪国际港口行业科技前沿,研究构建聪明港口标准与规范体系,包括相关基础标准、术语定义、通用规范、应用标准、信息服务标准,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研发与应用。

“然而,数字化转型不是传统的自上而下推进,而是双向发力、迭代创新。”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商船系副主任邹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固然布局“聪明港口2.0”已成为港口行业的共叫,但数字化转型不能盲目跟风、不是大拆大建,关键是满足需求、创造价值。因此,立足于高度信息化、全自动化系统,港口融进5G、区块链等当前最前沿技术,向更高层次的‘聪明港口’全面转型升级的同时,仍然要避免无序发展、资源浪费等题目。
6月11日,在厦门远海码头操纵控制中心,记者现场体验了一回采用5G技术的VR眼镜:自动化码头作业现场实时显示在眼前,4K高清视频信号让堆场的每一个细节完美呈现,比肉眼更加直观。“借助5G高带宽、低时延的特性,铁路运输
上海空运,成功实现AGV无线通讯控制、5G+智能理货等5G应用,再通过VR眼镜实时监控,可以运用自动化作业现场解决一线作业的痛点题目,提升生产效能。”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告诉记者。
“聪明港口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要素多,再加上技术储备、资本积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等现实情况,决定了聪明港口发展还将是一个长期、持续和渐进的过程。”丁长发表示,截至目前,我国人工码头整体比例依然较大,自动化程度低,盲目追求数字化仍不可取。
数字化激活港口潜能
在港区5G专网建设基础上,“聪明港口2.0”结合边沿计算、高精度定位、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研发打造5G聪明港口具体业务场景落地,通过5G技术进一步推动港口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助力港口聪明化升级与变革。
如今,借助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大港口都在发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之路,构筑安全、便捷、智能、全联接的聪明港口生态圈。一辆辆空载无人驾驶的蓝色自动导航运载车(AGV)有序进进作业区域,完成装载即驮着集装箱自行离开驶向货场,远方16台自动化轨道吊在各自区域内往返移动理货……6月11日,记者在厦门远海码头现场看到,海运费,自动化岸桥正将巨轮运载的无数集装箱吊运上岸。从全国首个5G全场景应用聪明港口项目在厦门港远海码头启动运营以来,各大港口正捉住数字经济发展契机,拓展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高新技术应用,加速智能网联车贸易化应用,助力传统港口运营模式聪明转型。
“通俗点说,就是给码头装上了‘中国芯’,各项工作均实现了‘云操纵’。”孙博生说。
“5G应用以前,在北部湾港防城港码头,每个吊桥都需要操纵员,严冷酷暑,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由于无法对机械设备的关键作业点做到实时联网监控,故桥吊的集卡数目配备无法实现灵活的集成调度,造成效率低下。”广西北港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先容,通过5G+防城港门机视频回传,数据实时采集分析预警和智能理货,设备部署本钱减少10%,港口作业效率进步15%,事故发生率降低30%。
来源:中国水运网
“5G”港口成流量密码
“数字化转型与实体经济产业链、供给链、价值链的优化是紧密相关的,数字赋能是产业、资本、技术、数据多方融合共振的终极结果。”丁长发表示,在循序渐进的发展中,数字技术必将为港口生产力的提升打开新的空间。
“依托5G网络,聪明港口解决了传统模式下的通讯异常干扰、高时延等题目,自动化码头整体运营效能大大提升。”记者在采访港口从业职员的过程中,得到这样的共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