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型,主要布局在内陆地区,扮演内陆地区的港口角色,陆港为保障区域生产生活、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提供畅通国内、联通国际的物流组织和区域分拨服务。
西安,中国西部的重要城市,历史上的著名古都,是中西部两大经济区的接合部,也是连通欧亚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重要战略关键,西安国际港务区是全国最大的内陆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给西部内陆地区的对外开放带来了新的机遇,使西安加速融进全球价值链,众多快递物流企业纷纷选择在西安布局。
产业的发展终极将反哺物流关键,例如,富士康进驻了郑州航空港,其智能手机业务带来了大量的航空货运量,极大地促进了郑州的航空产业发展。航空关键与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作用,并且互相促进,形成良性互动。
产业迁移促使西部核心城市的崛起,形成以新兴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链基础,西安、重庆,成都的半导体、电子、光电产业等产业聚集下,自然形成了配套的物流供给链服务。
既不靠海岸线,也不靠国境线的内陆城市,地域的先天条件是不可逆的,但后天创新可弥补先天的短板,内际港创造了“港口内移、就地办单、多式联运、无缝对接”的内陆港模式,依靠中欧班列为代表的陆路国际物流通道为出口贸易提供了强有力的运力支持,开启内陆物流关键新模式。
2019年9月公布的首批23个进选国家物流关键建设城市名单中,陆港型有8个,包括西安、成都、兰州等,国际物流,不仅承担的是货物转运,而且与当地及周边的制造业、商贸业充分融合,极大支持及促进了物流关键辐射圈范围内的产业聚集和经济发展。
“大交通”和“大物流”战略成为西部城市发展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中之重,国家物流关键的布局中西部地区比重高,反映了我国未来产业布局和物流空间体系的重构是以增强西部,平衡发展为主题的。
陆港推陈出新
假如说物流关键是我国物流发展的短板,那么,东西部的不平衡,则是短板中的短板。所幸,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国家物流关键对内陆地区倾斜,国际物流,加之在贸易结构,交通提升的有利环境下,西部物流关键城市正在增多增强,东西部平衡困难正在得到解决。
来源:物流产品网
根据《国家物流关键布局和建设规划》,预计到 2025 年,全国将布局建设150个左右国家物流关键。那么,物流关键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又是如何发挥作用?
在国家物流关键六种类型中,陆港型依托铁路、公路等陆路交通运输大通道和场站、物流基地等,衔接内陆地区干支线运输,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