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项目建设方案初步确定 -英国空海派

 海运新闻     |      2022-11-05 10:30
创新永无止境,突破永不停息。3月2日,由天津港团体、华为和中国移动联合打造的“5G+聪明港口”项目,荣获2022世界移动通讯大会(MWC2022)的全球移动大奖(GLOMO Award)—“互联经济最佳移动创新奖”,成为全球首个获此殊荣的聪明港口项目。大会评委表示,“这是一项创造性工程,不仅对全球的传统码头改造产生了标杆性意义,也为世界在攻克集装箱码头无人自动化改造提供了样本。”
在开创最大规模无人驾驶电动集卡车队规模化运行、集装箱地面智能加解锁站投进使用、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自动化升级改造等众多“全球第一”之后,天津港团体再次实现革命性突破,升级自动化码头2.0方案,推出“聪明零碳”码头全新理念,基于单小车岸桥+地面智能解锁站+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ART)+水平运输边装卸堆场核心工艺,加持诸多尖端、硬核科技应用,实现“聪明”+“绿色”全领域深度融合,为全球集装箱码头转型升级打开广阔远景。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作出了“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聪明港口、绿色港口”的重要指示。作为天津港团体忠诚践行嘱托的重大项目,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项目在万众期待中酝酿而生。
2019年7月,项目建设方案初步确定,仅用5个月时间就办理完开工前全部许可手续,同年12月28日打下码头第一根桩,一项与时间赛跑、与科技比高的攀登序幕:从码头打下第一根桩开始,10个月,基本完成泊位建设;13个月,实现1号泊位联调联试;18个月,完成实船作业;21个月,码头正式投产;23个月,2台风力发电机并网发电;24个月,完成第一条外贸船舶作业;33个月,码头作业量突破100万标准箱……
投产运营以来一年来,天津港“聪明零碳”码头已实现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不同场景下安全高效运行,“聪明水平运输系统”复杂工况、特殊工况处理能力持续加强;单桥作业效率提升40%以上,外集卡均匀滞场时间压缩至8.6分钟;设备均匀综合单耗下降30%以上,居于行业领先水平;“风光储荷一体化”聪明绿色能源系统并网后,已供电超2077万千瓦时,实现生产全过程“碳中和”,不中断推进新发展理念在港口的全面落实,为集装箱码头迭代升级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来源:天津港团体

 



项目建设方案初步确定
-英国空海派

“运用‘基于单小车岸桥+地面智能解锁站+(ART)+水平运输边装卸堆场核心工艺’,我们实现了码头‘聪明’+‘绿色’全领域深度融合。通过码头场景L4级自动驾驶多年的研究应用,我们对ART雨天作业、智能解锁站作业交互适配等模式进行了优化升级,ART运行速度提升50%,设备综合单耗降低40%以上。”天津港第二集装箱公司技术部副经理陈培先容说。
潮涌天地阔,奋进正当时。下一步,天津港团体将以更新科技打造世界一流聪明港口,加强5G、北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港口深度融合,以自动化码头2.0提升运营治理智能化,全方位推进天津港数字化转型;以更大力度打造世界一流绿色港口,大力推广风能、光伏、氢能等新能源应用,构建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全力打造“零碳港区”“零碳港口”,继续引领世界港口智能化升级和低碳发展,在建设世界一流绿色聪明关键港口的征途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志在万里、勇攀高峰……


站在时代前列,引领行业进步,天津港团体坚持以高标准推动创新和工艺进步,携手合作伙伴打造聪明港口创新联合体,集成“中国聪明”,致力创新突破,着力提升码头的先进性、适配性、成长性,不中断将“聪明零碳”的上风转化为“硬核”实力。



作为全球首个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的诞生地,天津港团体直面制约当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推广应用的垂直堆场工艺布局、建设本钱高、能源消耗大等难点、痛点,大胆走独立自主的自动化码头升级道路。
假如说自动化码头“硬件”的日益完备背后是夜以继日的辛勤汗水,“软件”的日趋完善背后则是精益求精的创新创造。

由于采用了超前的设计理念,各项技术门槛也同样“水涨船高”,特别是投产以来,面对现实作业中出现的各种工况和难以预见的突发状况。为增加码头运行稳定性,天津港团体自主研发的“智能水平运输系统”,作为“聪明零碳”码头的“聪明大脑”。“智能水平运输系统”联通着码头12台岸桥、42台场桥、76台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铁路运输 上海空运,涵盖10类人工智能算法和20个智能模块。任务分配、分级调整、差速调节、路口排序……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条件下,每一个环节的精进,系统处理的复杂程度都会指数级增长。就是在这种挑战下,技术团队从码头实际作业需求出发,在不到一年间对系统进行41次版本迭代,完成1125项功能优化。投产以来仅用8个月时间,便实现三个泊位五船同靠作业;仅用10个月时间,空运报价 海运价格,便创下“新明州70”轮峰值单桥效率56箱/小时的纪录,再次攻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早在2020年9月,天津港团体联合华为、中国移动成立聪明港口联合创新体,聚焦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本钱高、能源消耗大等难点、痛点。今年8月,天津港团体携手华为、着名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头部企业成立聪明港口全球创新实验室,以港口为依托,深进开展场景研究、技术攻关、标准制定、成果转化等工作,构建产学研用生态体系,打造港口科技创新高地,为全球聪明港口建设提供更多“中国范例”。




“聪明零碳”码头的周年报

2022年11月04日 09时 天津港团体

“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滩涂,我们说要利用一年的时间将这里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全自动化码头时,很多国内外的专家都持怀疑态度。现在,一眼看往,尽收眼底的已是七彩设备、大小货轮和各色集装箱构成的繁忙画面。”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公司工程总务部经理曹亚宾站在码头的七彩廊道上回忆起近年来的奋斗,感慨万千。

清晨,站在全球首个“聪明零碳”码头——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远眺,码头12台自动化岸桥、76台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ART)、42台自动化场桥运转自如,开启了高效运转模式,碧水蓝天与七彩码头交相照映、美不胜收。日前,随着自动化岸桥将投产运营以来的第100万个标准箱,稳稳装上“中远海运天秤座”轮,天津港全球首个“聪明零碳”码头仅用时33个月,创下了从开工建设到完成100万标准箱作业的全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用时最短纪录。


据了解,从施工建设到调试形成生产能力,这个“0”到“1”再到“N”的过程,传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需要6到8年的时间,天津港却将这个周期被压缩到了33个月,走出一条与西方截然不同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方案,开辟了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升级改造和新一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发展的新路径,诠释着“中国聪明”和“中国速度”。
天津港“聪明零碳”码头拥有3个20万吨级泊位,可接卸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舶,岸线长度1100米,后方陆域占地面积约75万㎡,设计集装箱通过能力250万标准箱/年。在这场时与速的竞赛中,天津港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在一系列超前理念中推演出最优化的建设方案,破解13项世界困难,形成76项发明创造,在一片荒滩上,建起全球首个“聪明零碳”码头,创下了一连串震撼行业的纪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