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解读|《基于平疫结合的航站楼规划设计》 -法兰克福FRA空运

 空运新闻     |      2023-02-06 11:01

  问:目前行业内专家及读者对无接触聪明应用主题十分关注,针对无接触技术的运用,课题组给出了哪些具体建议?

  答:该研究成果的发布充分体现了选题的前瞻性,既立足社会热门,又具备适当前瞻思维。运输机场是社会发展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机场航站楼作为旅客汇聚的主要场所,成为疫情防控最重要的前沿阵地。2020年以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民航局陆续发布修订疫情防控方案及技术指南。随着生活及社会生产的逐步恢复,及时总结我国机场抗疫时期的实践经验,研究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平疫结合”航站楼规划设计谋略,成为一项必要的工作。研究成果将为航站楼规划设计提供指导和建议,并为更加科学有效应对未来可能的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技术参考。

  课题研究夸大对标国际,基于平疫结合的技术路线,对国内外新冠防疫政策及相关措施的指导文件进行研究和解读,保障研究具有前瞻性,通过回纳总结文献中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从“场地、建筑空间、功能流线、设备设施、聪明机场”五个方面,对平疫结合的航站楼规划设计原则的提出提供支撑。

  研究表明空间高度的加大有利于稀释病毒浓度,但空间高度的终极确定要综合空调能耗、空间效果、建设本钱等因素。针对不同进深及高度比的空间,经计算流体力学分析给出了对应的透风设计方案。

  答:目前国内外缺少对于基于平疫结合的航站楼适应性规划设计的研究,本课题研究充分发动全行业气力,对标国际、充分调研,夸大过程把控确保研究的科学性。

  课题组充分收集研究国内外机场防控政策及文献资料、通过大量调研讨论、案例剖析和数据分析,基于系统思维,从航站楼规划设计庞杂的系统中抽丝剥茧,终极聚焦于八个关键技术要点:包括基于病毒传播机理提出航站楼平疫结合规划设计原则;聚焦国际,夸大航站楼功能、规划、设计的模块化;聚焦流程,旅客流程注重防疫流程的兼收留性和韧性化;聚焦健康,关注与生态绿色相结合的健康空港设计;聚焦安全,关注平疫可转的空调系统,提升航站楼的“免疫能力”;聚焦细节,梳理特殊功能空间防疫设计关键技术;聚焦科技,关注无接触聪明技术应用;聚焦改造,关注既有航站楼模块化改造的难度及策略分析。

  对于既有航站楼存在高、低风险区之间空气联通口部,且无法完全封闭的情况,作为降低传播风险的“补偿性“措施,提出空调透风系统实现由“低风险”向“高风险”的定向气流活动组织方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