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浩劫毁掉了张允中第一次创业的成果,战争结束时,培元公司也倒闭了。张允中决定回新加坡重新寻找机会。经友人先容,他买下一艘二手帆船,开始在新加坡与印度尼西亚之间做交换贸易,用白糖和日用品换印尼的橡胶。
张允中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他将公司取名为“太平”,就是期盼天下太平,也希看船只在航行时太平无事。张允中说,从事航运业很辛劳,希看儿孙们能一代一代做下往。
也是在那时,张允中开始接触大海,由于他的大舅有一艘机动船,经常往返于马六甲和苏门答腊之间,运载海产干货,张允中经常随船出行,算是为日后开拓航运事业打下了基础。
太平船务公司创办于1967年,其创始人是祖籍福建金门的张允中。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太平船务已成为东南亚规模最大的私营船务公司,在全球运营50多条航线,有逾200多艘货轮穿梭于全球500多个港口,张允中也因此赢得“新加坡船王”的美誉。
正是这种勤勉的性格,帮助他开创了传奇事业,拥有了辉煌人生。
跟随大舅做生意没多久,日军侵略新马大地,张允中父亲不幸遇害,他本人也因接济马六甲的抗日游击队而遭日本宪兵逮捕,被关在牢里长达9个月,受尽了各种严刑鞭挞折磨,直到日本投降才重获自由。
目前,太平船务已发展成为东南亚最大的船务公司,在全球聘有2万名员工。它在香港的上市公司胜狮货柜在中国有12个集装箱制造厂,规模为全球第二。2015年,太平船务全年的营业额达到45亿美元。
这一年,张允中已经49岁。
张允中张允中于1967年3月创办太平船务,公司如今已发展成为全球第10大集装箱船业者。根据公司网站资料,太平船务拥有130多艘船艇,其办事处和代理机构网络遍及全球100个国家的500多个地点。在2019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张允中以21亿美元身价位居新加坡富豪第12位。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洪小勇于9月6日出席吊唁活动,向张允中家人表达慰问。
太平船务成立
张松声很好地继续了父亲的贸易头脑,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他十分重视财务治理、资料分析和现代治理技术,更重要的是,他和父亲一样对大海布满热爱,这让张允中对自己的继续人非常放心。
1918年,张允中出生于福建金门一个大户人家。他19岁时,全面抗战爆发,金门、厦门被日军占领。他远渡南洋讨生活。22岁那年,张允中第一次学做生意。当时母亲给了他1500新元,让他往马六甲与大舅一起创立买卖土产的培元公司,那时的张允中就意识到,做生意首先要讲信用,不能有任何欺骗行为,否则生意无法经营下往。
张允中一生为人低调,不善交际,张松声也继续了父亲的风格,不喜张扬,对父亲也非常敬重。在父亲的影响和决策下,张松声也非常重视中国市场,与中国的合作不中断加强扩大。
如今,太平船务在中国30多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中国业务已占1/3,还有价值50亿美元的80艘船在中国建造,已形成包括航运、集装箱制造、船舶拆修及综合海事服务在内的在华业务布局,业务越来越繁忙的张松声有一半的时间都在中国办公。
太平船务成立初期,发展远景被广泛看好,很多投资者都希看能进股,张允中的公司于是有了10位股东,每人出资25万新元。不过,很多股东后来相继撤资离开。公司如今96%的股权都在张允中和子女手上,只有4%的股权属于张允中的生意伙伴。
期间,张允中经历了无数惊险,像船只触礁导致货物损失这样的事情还算是小的,有一次竟碰到了海盗,当时张允中还想与海盗拼一拼,但船长被海盗开枪射中,只能眼睁睁看着海盗将货物抢光。这次恐怖的遭遇终极迫使张允中放弃了这门生意。
太平船务刚成立,就遇上第三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封闭,很多船无法继续跑这条航线。张允中临危稳定,“跑这条线的船少了,但运费飙涨,这就是商机。海运波动性很大,10年只有3年好,要采取‘稳健守旧’的策略。只要投资不过大,发展不太快,即便市场走下坡,公司也能顶得住。”
1994年,张允中将公司大权交给了儿子张松声,后者正式出任太平船务董事总经理,主持公司运营。张允中半开玩笑地对外界表示,从今以后,花大钱的事就交给儿子负责,他自己只管开销几百块钱的“小事”。张松声于1955年出生于新加坡,在张允中的14个子女中排行第五。
生前,张允中经常告诉儿子,做生意做老板最重要的是“以德服人”,并且让子女学习中文,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精神。
正是靠着这一策略,太平船务在一次次危机中涉险过关。张允中常说:“当你在顺境时不要太自得,在逆境时也不要太灰心。由于顺境中有逆境,逆境中有顺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