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liner全球运力排行榜及运力市场份额
比起增加运力,马士基更专注于优化航线,这可以从400万TEU运力中,开释出更多舱位。
此外,还有消息称,地中海航运还将订造5艘23000TEU型集装箱船,目前正在与船厂进行谈判。预计这批超大型船舶,将配备脱硫装置,造价在1.45亿至1.48亿美元之间,总金额将达到8.9亿美元。
据悉,马士基占据全球运力规模第一的宝座,已长达25年。地中海航运则从2004年开始,一直位居全球第二。
假如地中海航运继续扩张运力,而马士基又保持运力规模不变,地中海航运的运力水平很可能将超越马士基,成为全球“运力一哥”。
对此,行业咨询机构Sea-Intelligence分析称,马士基现在更重视进步盈利能力,而非运力规模。
他再次明确,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马士基未来将着重保持强大的自由现金流,同时会替换一些规模较小的老旧船舶,购买而非租赁集装箱。
据不完全统计,过往几周,地中海航运大规模购进二手船。
施索仁夸大,马士基拥有的18000TEU的3E级大船,完全能满足目前可预见的未来需求。
包括以1.58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6艘7849TEU到8500 TEU的集装箱船;以1200万美元,购进了2005年建造的4800TEU集装箱船“Baltic East”号;以1400万美元,从日本船东Doun Kisen手中,购进5624 TEU集装箱船“Greenwich Bridge”号;以500万美元,购进了2000年订造的2506TEU集装箱船“EM Athens”号。
不过,假如船队中有运力在10000TEU~15000TEU范围内的老旧船舶需要淘汰,那么可能会购进相应的新船,由于租赁这一规模的船舶不具有经济性。
此外,从当前的市场情况考虑,马士基也不需要再提升运力。
马士基已在大船竞赛的轨道上“刹车”,而另一边,其在2M同盟的队友,同时也是运力赛道上的最大竞争者——地中海航运,仍在积极扩充船队规模。
二者的运力市场份额分别为17%和16%,仅相差一个百分点。
这似乎也是当前多数班轮公司的策略。特别是在当前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缩减本钱,改善经营,保证盈利水平,比进步运力排名更加实在。
马士基2019年的运力规模,已足够支撑其当年的货量。因此,预计2021年,其运力水平依然可满足运输需求。
根据Alphaliner的最新数据,马士基目前的总运力为409万TEU,船舶数目为699艘,订单船舶18艘,占其现有总运力的1.1%。
施索仁还以为,由于无法确定从2030年起将使用哪种燃料,现在订购新船有技术风险。
“综合以上原因,我们不会订造大船。我们需要做的,是在码头自动化方面进行投资,购买更多的集装箱,这对我们来说要便宜得多。”施索仁解释称。
原因在于,尽管未来几年货量都会处于增长水平,但预计2021的货量和2019年水平相当,即比今年高出4%-5%。
马士基首席财务官Patrick Jany表示,由于灵活部署船舶,马士基第三季度执行的航次数目增长了8.6%,优化利用率的同时,也满足了不中断波动的市场需求。因此,马士基未来将继续采取这种灵活的运力政策。
在刚刚举行的马士基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马士基首席执行官施索仁明确表态,马士基短期内将不再扩大船队规模,对目前400万TEU的运力规模非常满足,未来将把重心放在购买新集装箱设备上。
地中海航运总运力为386万TEU,比马士基少6%左右。船舶数目为579艘,订单船舶5艘,占其现有运力的3%。
据悉,上述船舶多数为地中海航运一直租用的船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