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仓单质押产品的风险案件频发,让很多金融机构看而生畏、谈仓单色变。据 IFC 估算出,我国的动产存量应在 400 万至 600 万亿元之间,其中,存货总量约为 100 万亿,各类存货融资量年度发生额仅为 5-8 万亿,市场有极大潜力。如何扩大存货(仓单)融资比例,佳豪鑫物流 ,解决金融机构资产监管难、坏账率高,规避仓单重复质押、空单质押、虚假骗贷等一系列题目,变得尤为突出。
微分格基于物联网与区块链的仓单质押平台,主要致力于解决质押过程中6大痛点,评估难、监管难、数据难、确权难、处置难、标准难。借助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通过加装智能Mini仓管,融合传统仓库监管系统和供给链系统数据,海运报价 国际快递,形成产融大数据,构建“物信合一”的产融大数据,实现对“物理仓单”的智能化监管和风险控制,铁路运输 上海空运,以及“电子仓单”数字化、标准化交易治理。通过加强质押物的实体感知、精确定位、实时监测、动态计量、自动预警、反欺诈等,实现存货(仓单)融资业务的智能化感知、全流程追踪治理,标准化监管与作业;通过运用物信合一的授信模式,加速金融风控变革,使线下金融线上化、主观信用变为客观信用、事后追踪为事先预防,创新实时可控的交易模式、金融与实体融合的生态模式,直击存货融资业务痛点,为农产品、钢铁等存货(仓单)融资创新给出落地级参考案例。该解决方案包括仓库智能化改造,打造满足资金方风控要求的金融监管仓,面向资产监管的云仓服务,平台包括云仓监管服务后台、移动端小程序与APP、资产风控大屏等子系统。
随着IOT物联网技术的发展,NB-IOT、北斗逐步普及,5G时代的到来,传感器硬件的价格、通讯本钱、物联网平台越来越便宜,技术越来越稳定成熟,这一切让使用IOT物联网监控货仓、货物、仓单成为了“落地可行”,巨大市场在随着“IOT、5G、信用画像”等技术的到来将逐步激活。
图1-2020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
图2-中国物联网+供给链金融白皮书
基于区块链、物联网及智能风控技术,打造金融科技产品,助力金融模式创新。
本届论坛以“推进物流数字化 助力产融一体化”为主题,《中国物联网+供给链金融白皮书(2020)》在论坛重磅发布,梳理了目前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速达通物流 ,收录了包括北京微分格科技有限公司、高达软件等九家企业的创新案例,旨在推动物流金融发展的同时,为中国的“物联网+供给链+金融”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案例。
近日,2020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在深圳隆重召开。此次论坛得到了前海治理局、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万联供给链金融研究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同时邀请到了相关政府部分和国内外物流金融领域专家及企业家,涵盖多领域的300+精英出席论坛,围绕数字化物流与供给链金融等议题展开,共同探讨2020年物流金融发展新趋势。
关于微分格:致力数字资产的风控体系和交易体系建设,为产业链企业提供数字资产运营平台,推动“科技+数据+服务+金融”供给链金融战略,服务数字经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