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说,从小米的工厂开始,京东物流先将货物揽收至自己的服务站,然后根据猜测的终端消费需求,将产品分发存储在多个仓库中,进行包装贴标和其他售前预备,最后再根据客户订单,进行配送和交付。
固然名字里带有“物流”二字,也被广泛对标于顺丰和“三通一达”几家快递公司,但事实上,京东物流的主要业务和顺丰及“三通一达”有很大的不同——其他几家做的主要是To C的生意,京东物流则更聚焦“To B”。
01、搞懂京东物流
2021年5月28日,京东物流正式登陆港股。241.13亿港元的募资,仅次于快手的420亿港元——这应该是今年募资规模第二大的港股IPO。
经过四年时间,京东物流继京东团体、京东健康之后,第三家“京东系”上市公司。
京东物流从诞生到上市,空运报价 海运价格,经历了大约14年。
凡是在近期使用过京东物流仓储或存货治理相关服务的客户,均被京东物流划分为一体化供给链客户。
什么叫“一体化供给链”?
也就是说,除了快递快运服务以外,其他几项服务的客户,基本都被划进一体化供给链客户。
这里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于京东物流会根据其运营经验和算法优化,在用户下单前,就提前将产品分配到各个区域物流中心和前端物流中心,在间隔消费者更近的地方,“等着”消费者下单,然后才能以当天或隔日投递的速度,到达消费者手中。
招股书显示,京东物流提供的服务包括:仓配服务、快递快运服务、大件服务、冷链服务和跨境服务。各项业务的具体说明,如下图所示:
招股书显示,京东物流全年收进的50%-70%,都来自于上图中的第一项——仓配服务。所以可以说,理解了仓配服务,基本就理解了京东物流的一体化供给链业务。
所谓的仓配服务,指的就是京东物流为一些体量较大的企业客户,比如小米,提供包括仓储和配送在内的一系列服务。
固然增长迅速,已经独立上市、融资,但对仍处于亏损中的京东物流来说,如何在保持优质配送服务和独特前置仓储能力的同时,给自己和投资者留出一定的盈利空间,是其终究要面临的一个题目。
具体来说,生鲜、快消品、服装3C电子和医药行业,会对这种“提前布局、快速投递”的物流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这些行业,自然也成为京东物流现阶段的重点服务对象。
京东物流可以算得上物流行业的“另类”,是和顺丰控股、三通一达完全不同的存在。前者赚的是To B的钱,后者赚的是To C的钱。
从收进结构来看,京东物流来自一体化供给链客户的收进,从2018年的341.51亿元,逐步增至2020年的556.2亿元,在京东物流整体收进中占比始终高于75%。
面对物流之痛,国际货运 空运价格,刘强东2007年决定自建物流体系,2009年京东把大部分融来的钱自建仓库,2010年开始自行招聘物流员工,2014年启动先锋站计划——旗下2万名配送员可申请返乡开设站点。
2004年,京东转型电商后发现,尽大部分投诉都来自物流。当时京东很多业务外包,平台上的商品大多是高价值的3C产品,对快递的要求高,一旦延误、破损、丢件,非常影响用户体验。
2007年,先是以京东团体内部物流部分的角色诞生并存在,2017年,开始作为独立业务分部运营,并对外部客户提供服务。
以这种方式逐渐诞生和扩大的京东物流,慢慢从“配角”,升级为“主角”,成为京东最重要的“三驾马车”之一。
根据本日46.75港元的开盘价计算,京东物流最新总市值约为2848.01亿港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