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得到了行业代表和专家的一致认可 -德国海派

 海运新闻     |      2022-07-29 02:27
1、争取尽快与海关编码和税务编码全面衔接。本次提出5层11位编码规则,将适度兼收留我国海关HS编码(目前10位编码,1223类,17790目)和税务编码(10位码)。下阶段,进一步与海关、税务等部分对接合作,实现标准编码规则的全面对接,帮助企业进一步规范船供物料申报,帮助政府部分用数字化手段更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政策实施,让出口退税更加便利化。下一步将在业界深进推广应用,吸引更多船供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在引领区集聚和发展。
作为我国在地方标准领域规范船舶供给行业的初次探索,《船舶供给服务 物料产品分类与编码要求》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新一轮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高水平发展。

2、 是“上海经验”向国际船舶供给行业的输出。本系列标准将采用中英文版本发布,为便于国际船东和船供企业使用和采信本标准,还将标准技术内收留开发成为数字化信息平台,国际物流,通过市场占有率带动中国标准输出,在全球船舶物料供给链格式加速重构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国船舶服务业应具有的重要作用。
国际航运服务领域,5万多种船舶供给物料产品的采购贸易,长期使用的是基于33种分类、6位数字编码规则的国际通用产品参考册,早已不能满足当前的产品分类和买卖双方信息交换需要,协同效率低。例如,每年上海港国际船舶供给产值近300亿,按编码覆盖不足导致均匀出错率15%估算,约价值45亿的产品需退换货,涉及重复性物流、备货、开具发票等人力物力投进,本钱开销巨大。与此同时,因缺乏认证话语权,大量国内厂商难以获得品牌认可,仅能以代工方式参与国际分工,长期处于产业链中下游。随着国际航运业东移及中国制造业大国崛起,国际船舶供给物料产品供给从50年代基本国外生产,已转变为近70%源于中国市场,制定新标准的产业基础和时机均已成熟。


得到了行业代表和专家的一致认可
-德国海派

浦东新区商务委(航运办)还表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正在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升级版,实现高质量发展,浦东还将聚焦在航运数字化领域打造优良的国际化、法制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将会同行业的头部机构、企业和标准化专家,共同探索航运大数据分类分级,安全合规、便利使用的标准体系和治理举措,为航运数字化转型提供指引,奠定基础。




以船供标准为突破,再次诠释了全国首创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信息所所长徐凯博士表示,浦东新区为了增强数字科技与港航产业融合发展,将配套建设聪明航运数据标准体系,支持航运物流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建设,目前已启动《航运大数据分类标准》上海市地方标准的编制研究,并将围绕实验室航运数据开放目录、航运数据分级保护目录、航运数据安全合规等基础标准,通过地标、团标、行标等多种形式灵活推进。

该地方标准的出台及团体标准细则发布,将实质上提升船供企业的服务品质、上下游企业交易的效率,完成上海国际船舶物料供给产品标准化的数据库,有利于中国船舶服务企业在新一轮航运服务全球数字化转型中抢占先机,是行业数字化新基建的重要基础。

航运服务标准体系制定,加快行业规范自律
目前,在地方标准的基础上,浦东新区商务委会同浦东新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共同推动,鼓励和引导船供企业开展与船供地方标准配套的26个《船舶供给物料产品分类代码》系列团体标准的编制。该系列团标的制定,从行业实际应用层面,确保了船舶供给服务体系化标准落地实施。从上海市地方标准到一系列团体标准的出台,是推动上海国际船舶供给行业对标国际行业领先,不中断推进国际船舶供给行业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成为浦东新区抢占国际航运数字化、智能化高地,提升国际航运话语权的重要支撑。

来源:航运界网


为践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上海将在提升上海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促进行业集聚、引导行业自律和规范方面不懈的探索,积极推动航运服务功能创新,提升船舶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和国际航运话语权。 
 

政府类+市场化标准组合,助力浦东航运打造国际航运数字化、智能化高地

船舶供给标准就是政府类标准和市场化标准同步起草、配套使用的典型案例。首先政府部分牵头制定《船舶供给服务 物料产品分类与编码要求》地方标准,作为政府类标准填补了船供行业国内标准的空缺。在上海市地方标准的基础上,润通航运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积极响应,向浦东新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提出研制《船舶供给物料产品分类与代码》系列团体标准的申请,待今年全部26个部分团体标准发布后,将成为全国范围内首个由市场主体主导制定的船供物料产品行业团体标准。

打造浦东航运核心上风,引领航运数字化领域高质量发展

纵览全球,不少航运强国也纷纷投进大量资源谋划船舶供给行业智能化和数字化升级,重塑国际船舶供给产业链。为解决船舶供给行业的痛点、堵点,迫切需要在标准编制方面加快探索,服务和规范上下游产业链,提升中国制造的品牌效应,在新一轮全球数字化转型中抢占行业制高点。 
大力推进航运标准化工作,保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高水平发展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航运办)对船供行业的服务能力升级进行了长时间调研。区商务委牵头成立标准化工作组,润通、富狮特等数家行业重点企业与标准化专家共同参与,开展船舶供给物料产品分类与编码方面的研究。

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潘柯良提出,目前,我国标准化体系由过往主要是政府类标准单一供给(也就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转变为政府类标准和市场类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二元供给结构,激活了市场主体开展标准化工作的热情。
完善国际船供物料产品标准体系新目标:

润通航运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船舶供给和船舶技术保障服务的跨国民营企业,在国内12座主要港口城市设有分公司,在新加坡、韩国、荷兰设有3家海外分支机构,为国际着名船东及船管公司提供供给保障服务。行业标准化程度偏低,一直是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经常由于编码无法正确对应船东所需货物,重复换货、开票等,影响了整个物流供给链、上下游产品的生产效能和效益。

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一年以来,始终重视推动规则、规制、治理、标准等制度性开放。目前,航运全产业链10000余家企业汇聚浦东,其中不乏深度参与国际航运市场竞争的行业龙头。这意味着在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探索建立国际航运服务标准体系领域,浦东具备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广泛的应用场景,是助推上海进一步提升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的 “新气力”。
7月15日,以全国首个《船舶供给服务 物料产品分类与编码要求》地方标准为依据,首批覆盖4大船供物料产品领域的代码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年底前还将分批推出所有26大类船供物料产品的系列团体标准,全面实现5万余种船舶供给物料产品“一物一码”精准匹配,从而填补中国在国际船供行业标准制定领域的空缺。



上海瀛泰律师事务所数据合规业务委员会主任章煦春指出,世界各国都在密集出台新的监管措施加强对数字经济的监管,我国也相继出台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基础性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航运企业应高度重视数据合规题目,为应对此局面,在浦东商务委指导下,瀛泰律所凭借自身在航运业的多年深耕以及自身对航运业的深进了解,联合相关研究机构、专家和企业,共同参与制定有关企业航运数据合规指南及标准,为航运业数据合规工作提供指导,保驾护航,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021年,在市交通委和市市场监管局的大力支持下,浦东新区商务委(航运办)协同业内企业,开展《船舶供给服务 物料产品分类与编码》地方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多方全力支持和配合下,仅用3个月就完成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得到了行业代表和专家的一致认可,并作为上海市推出的全国首个船舶供给行业地方标准,于12月正式发布,今年4月1日正式实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