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图片来源:大兴机场建设指挥部供图
民航资源网2019年9月26日消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2019年9月25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启航。这是中国从世界民航大国迈向世界民航强国征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也是中国民航向我们伟大祖国70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
一、创造历史的1640天
2014年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的诞辰日,在北京故宫中轴线往南46公里的永定河畔金代中都依郭地,一项世纪工程破土动工。1640天后,一座位居世界民航最前列的航空港横空出世,她就是首都北京的第二机场——大兴国际机场。
大兴机场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党中央高瞻远瞩、英明决策的产物。在北京修建第二机场,开始酝酿于1993年,因扩建北京首都机场(建设T3航站楼)以应举办北京奥运会之亟需而暂缓筹建计划,在2006年开始了最后一轮选址和规划的全面论证。北京是千年古都、现代新城和国际化大都会,在首都国际机场容量接近饱和、民航发展动力依然强劲的态势下,一座年旅客吞吐量即将破亿却还能保持5%以上同比增速的城市,需要建设一座什么样的新机场,这个问题毫无悬念地纳入了中央领导决策的视野。大兴机场选址和规划的每个关键步骤、重要环节,无不倾注着中央领导的心血。中央领导曾几度听取情况汇报,机场建设方案最终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和审定。在大兴机场建设的关键阶段,2017年2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莅临视察,了解建设进展情况,带上安全帽到一线工地慰问建设者,充分肯定机场建设。总书记对北京两个机场如何协调、京津冀三地机场如何更好形成世界级机场群等问题十分关切,强调新机场是首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是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必须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他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精益求精,善始善终,再创佳绩。
图:9月25日上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机场正式投运并巡览航站楼。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作为世纪工程,大兴机场也是党、政、军和相关战线、行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齐心协力,排除万难,一往无前,志在必得的丰硕成果。机场的建设,在国家层面,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成立了包括空军、国土资源部、环保部、铁路总公司、京冀两地政府等方面组成的“北京新机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涉及面广的重大建设问题;在民航层面,组成了由中国民航局局长、副局长任正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一对一”的协调机制,解决涉及中央部门、地方政府和行业内部的重点事项;项目法人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举全集团之力协调立项报批,资金筹措,工程建设,运营筹备等相关工作。机场建设过程中,相关方面并非无矛盾和利益之争。比如,京津冀各方及其内部的市区,谁都希望机场选址能够落在在自己的疆界之内,尽管争论、辨析长篇累牍,但是没有半句废话,航空引擎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和所衍生的巨大利益,焉能不令人怦然心动。然而,各方面都能顾全建设大局。顾全大局,意味着奉献和利益“受损”。但是,计利当计天下利,大家以将国家大事视为自己大事的理念认同,整体联动,荣辱与共,化解矛盾,将利益关系调整、协调得很好,融成一派祥和气象。有人形容,“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
图:民航局副局长董志毅接受央视专访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大兴机场还是功在当代,纵横世界,利在长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惠民”“暖心”重大工程。这里不妨举两个具体的例子。例如,建设前期,建设主体责任单位与大兴、廊坊两地政府进行了持续一年多的沟通、20多次专题对接,制定了详细的应急方案和群众搬迁补偿实施方案;针对工程所涉及的590个村庄的7912份个人问卷、564份团体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99.1%个人调查者、98.8%的调查团体支持机场项目建设,做到了舒心(群众利益方)尽心(建设方),心心相印。又如,机场工地500KV高压线迁改,机场建设指挥部先后几百次对接空军、地方政府、铁路局和交通局等部门几十家相关单位,不断调整优化方案,圆满解决问题。建成的机场整体工程,时时处处、方方面面的体现,都真正把为人民服务这个崇高宗旨放在第一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